第264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64节

    玉敬泉有些无奈,只好侧侧身,哪有那么夸张,只道:“跟着知府大人身边做事,是很省心的。”

    众人下意识点头。

    好像说的也没错?

    纪炀只听他们寒暄,不过该巡查还是要巡查,不会因为这是玉敬泉就放松。

    但纪炀跟林婉芸先去看了看玉敬泉妻儿,玉娘子等人。

    说起来,玉娘子原本在潞州扶江县管着香粉作坊,年初的时候只是来看看相公。

    可到了之后,玉娘子只道这里的土质不错,很适合种花木,她有意把香粉作坊在这也开设一处。

    但还是那个问题。

    此处在最西边,就怕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东西回头被人轻易抢走。

    玉娘子见到纪炀,自然十分欢喜,笑着道:“咱们扶江县百姓,可是最爱打听灌江府事情的。您在这做的事,我们都知道呢。”

    “那香粉作坊经营得已经不错,我想着此地百姓跟之前扶江县一样,也就想着能不能在这也做一些。”

    “只是这里道路不通,一个是不敢种,怕关外的人抢,二是种出来怎么售卖。”

    聊着聊着,自然又聊到正事。

    不得不说,玉娘子不愧经营作坊多年,心里已经有些思路。

    纪炀笑:“等城墙修了,关市照常开了,那就卖到关外去。”

    这话的意思是同意这样做。

    玉娘子心里兴奋,她想的果然没错!

    她当然也有私心,看着他们知县大人的升迁,就知道政绩有多重要,她在宁兴县用自己知道的来办香粉作坊,让本地百姓创收。

    回头,回头过个十几,二十年,她相公也能当个什么知府知州的?

    自己一手创办的香粉作坊也更有成就感。

    总感觉突然有了目标。

    纪炀派出去的人走一圈,既感慨这里的艰苦,还感叹玉知县的努力。

    站在县城周边,都能看到关外的大漠。

    此处也确实凶险。

    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弃十分安逸的太新县,主动过来的。

    因为玉知县的宁兴县问题比较少,纪炀他们也不多做停留,等到年末的时候,他也要去灌江城考核,到时候有的是时间说话。

    从宁兴县离开,自然再往西边的今安县。

    还没进这里面,纪炀表情就有些不同,看了看这次专门带上的卫蓝,微微点头。

    可以说,这最后四个县城,加上古博城。

    他的目的除开最终地古博城外。

    这今安县才是最重要的。

    原因自然是,这里有盐矿。

    之前便提过,灌江府内七个盐矿,两个在清查的时候,从私人手中收缴。

    如今算是都在纪炀手中。

    可这今安县的盐矿,却一直在梁王那边。

    这就不得不提起今安县现在的情况。

    两三年前,今安县知县徐铭刚来的时候,信心满满。

    因为他本身学识足够,原本能参加当年的科举,很有希望榜上有名,之后传来宗室里领头人梁王在找心腹,送到边关做官,只要做得好,便可青云直上。

    而且内里也有人说了,当好那个知县,就有可能做灌江府知府。

    徐铭家人再三考量,送他去梁王那边,最后靠着他所学的知识,果然被选上。

    既因为学识不错,也因为宗室的身份。

    谁能想到刚来就遇到那件事。

    好在纪炀是个不计前嫌的,派了心腹玉县丞帮忙。

    不过汴京那边得知后,立刻派了两个干吏过来。

    那会徐铭其实对县内的事情上手一些,再过一年半载,应该没问题。

    但干吏一来,他也不用多操心。

    再等几个月,又派来两个武将。

    徐铭知道,梁王并非针对自己,而是隔壁纪炀做得太好,他只好派人来打擂台。

    再之后的事就不用说了。

    不管梁王多少算计,在纪炀摧枯拉朽处理事情面前,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那两个干吏,加上两个武将,都没能比纪炀做得更好。

    可他们也不是没有成效,他们一起努力下,把今安县治理得很好,在灌江府都首屈一指。

    特别是里面的盐矿,经营得有声有色。

    在关市售卖的盐巴,多也从他们这里出来,既因为便利,也因为内里调配得好。

    可惜,这跟徐铭本身没多大关系。

    他依旧能做事,但跟纪炀,文饶县赵大人,宁兴县玉敬泉那种完全不同。

    不过他到底成长了,比如这次纪炀带着人浩浩荡荡过来,他心里明白,纪炀是冲着盐矿而来。

    今安县的盐矿不是灌江府内最大,却是最靠近边关。

    以后关市常开,肯定要依靠这个。

    如果这里的大笔利益流向梁王,肯定不是纪炀想看到的。

    纪炀此次过来,目标不是他,也不是干吏物件。

    标准的对事不对人。

    让人想恨他都没办法。

    因为徐铭隐约发现,这也许,同样是他的契机。

    换做刚从汴京出来的时候,徐铭觉得,自己肯定想不了这么多。

    但如今思路通畅,已经有些模样了。

    不过纪炀怎么才能从自己,或者说从梁王手中夺走盐矿?

    这里有两个干吏,有武将,当地兵权也在梁王的人手中。

    如果直接调兵过来,那跟梁王宣战没什么区别,他绝对不会这样做。

    除开梁王不说,如今盐矿虽然在那边手里,可内里治理的特别好,百姓安居乐业,生机慢慢恢复。

    纪炀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

    那他会怎么做?

    纪炀什么也不做。

    他还是按照其他县城一样,认真巡查,认真解决问题。

    直到翻阅盐矿账本,点了点上面的账目。

    这账目自然是假账,虽说都知道内里许多银钱偷偷送到汴京,可到底不敢直白放出来。

    盐矿假账也好做。

    比如实际开采一百斤,报账五十斤,另外五十隐瞒不报。

    又或者把账目写得格外复杂,再或者按照山泽税交给汴京,又或者高价买了盐矿所需的物件。

    比如取盐的器具一个只要十文,但花一百文来买,还是向梁王那边买,那其中九十文不就落到他的口袋,看似交易,其实是孝敬。

    反正总有许多名目。

    徐铭没想到,这大家心知肚明的事,纪炀竟然直接发难:“这账目问题,谁能来解释?”

    徐铭并不吭声,不解释,也不承认。

    眼看纪炀合上账本,只听他道:“卫蓝,立刻搜查。”

    “查查真账本在什么地方?”

    这怎么查?

    他们是在盐矿附近办差的小院里,可谁会把真账本放这啊,肯定早就藏起来。

    等纪炀再去其他官员家里搜查的时候,那两个武将肯定已经带兵前来!

    到时候肯定会发生冲突。

    他怎么可能在这么短时间找到真账本?

    等会。

    徐铭看向旁边干吏。

    那真账本一直在他们手中,不会吧?

    纪炀并不看他们,但早就跟纪炀投诚的小吏蔡源,却忍不住紧张。

    他从粤地过来,因为熟悉海盐的情况,所以被派来这里。

    当时身份穷苦,被梁王赏识。

    可到了这里之后,蔡源对此地情况心知肚明,对上司徐铭能力也心知肚明。

    等纪炀让玉敬泉接触他的时候,已经是纪炀朝灌江城雷温两家发难之后,稳坐灌江城的位置。

    想着徐铭那边肯定败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264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264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