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175节

    自己是怎么觉得,纪炀行,他也行的?

    以为以前都没经验,纪炀闯出来,他们这些汴京的子弟们也行。

    熬个几年时间,等皇上召见?

    如今想想,实在是太过高看自己。

    也低看政务之难了。

    纪炀一点点给他分析,徐铭终于有些头绪。

    对啊,他任地盐矿上的人,确实是灌江城直属,那又怎么样。

    他还是宗室的人。

    这里也分不出什么冷门宗室。

    而且他背靠梁王,早就不是能任人欺凌的了。

    梁王那样嚣张,自己只要打着他的旗号,也确实是他送来的人。

    别人动他,就是打梁王的脸。

    有时候该张狂,还是要张狂的。

    什么狗屁县令,只要不管他,那就可以。

    遇到一个人,先分清他是否能被拉拢,能被拉拢就怀柔,不能拉拢直接拒绝。

    至于那些政务。

    纪炀看看玉县丞。

    纪炀跟玉县丞提前说过此事,此刻对徐铭提起:“我身边的玉县丞,对政务账册卷宗一切都很熟悉,如果你信得过,让他去教你一段时日,等你上手之后,他再回来。”

    让纪炀的人,去辅佐他?

    徐铭愣神,其实玉县丞也是稍稍紧张。

    知县大人跟他说的时候,他就很紧张。

    把他调到不懂庶务的知县那边,就是让他全盘掌管县城,只有他掌管了,才能慢慢盘活给到徐知县。

    玉县丞当过两个地方的县丞,做过的差事也无数。

    但直接执掌一个县?

    那还是头一次。

    纪炀当时道:“尽快去做,反正是徐知县的地方,实在不行还有我。”

    这就是明晃晃的历练了。

    知县大人说的最后一句话,让玉县丞印象更深刻。

    “总有一日,我要往上走,你也要往上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帮徐知县上手今安县?

    当然可以。

    也能同时让玉县丞单独练习练习。

    以后未必不能自己独掌一个县。

    纪炀相信玉县丞的能力,不过多练练肯定没问题。

    毕竟给别人当副手,跟自己做,还是两回事。

    玉县丞感激纪炀的提拔,也知道这是个机会,自然满口答应。

    但此刻在徐知县面前,难免有些紧张。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宗室的人,还是梁王的人。

    他过去教这位?

    放在之前,他怎么敢想。

    徐知县也是犹豫再三,最后拱手道:“还请玉县丞教我。”

    两个人同样紧张。

    一个即将去县城接手,一个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但这会两人互相行礼,便是认可此事。

    徐知县当天离开的时候,玉县丞也已经收拾东西。

    对于玉县丞走,众人都是带了惊讶。

    特别是刘县丞,他走了?

    那自己是不是?

    可惜纪炀根本没给他这个机会,当下把玉县丞手上的活计不少都分给裴县令,让他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裴县令也是一惊。

    纪知县,为何这样信任他?

    他可是姓裴。

    但不管怎么讲。

    不过一天功夫,事情已成定局。

    玉县丞要走,不舍的肯定是凌县尉跟卫蓝,他们都是从扶江县出去,感情自然不同。

    韩潇也觉得纪炀有些狠,自己人说丢出去就丢出去。

    可大家都明白,只有玉县丞离开,才能真正成长,直到以后接手县城的时候毫无压力。

    谁也不想跟徐知县这般啊。

    如今快成灌江府西边这几个县城的笑话了。

    希望这次来太新县“取经”,会有个好结果。

    韩潇笑道:“你这是一边拉着太新县,一边扯着今安县。两手抓啊。”

    纪炀无奈摇头:“能怎么办,时间太短了。”

    时间太短?

    韩潇对此有些疑惑,不过纪炀的话很快转移他注意力,纪炀看了看鲍地往东的方向。

    “两个邻居呢,那个邻居也该有点动静吧?”

    隔壁县城派玉县丞安抚,他本地的太新县自然也不会差。

    两个桥都已经正式开工,官田那边,很多百姓回过味,发现他们知县大人每每都给好处。

    平日待他们更是好。

    化肥跟种子的使用,还有日常看病,对他们跟对亲人一般。

    这可把裴刘鲍三家的佃户看得眼馋。

    反正都是当佃户,要是能当知县大人家的佃户就好了。

    话是这么讲,可大家都知道,知县大人那的田地,还不到整个太新县的二十分之一,怎么能有那么多佃户。

    但说起来,因为修桥的事,裴刘鲍三家,今年又有许多田地空置起来。

    没办法,修桥那边要的人实在太多了。

    一个劳役,一天只能做三个时辰的事,那原本一个人的活,现在要两个,甚至三个人才能顶上。

    人数直接翻了三倍。

    工钱,吃食,住宿,也翻了三倍。

    等到真正开始修桥,刘家,鲍家,才知道什么叫软刀子割肉。

    一点点的,看似不起眼,但什么东西都翻三倍。

    足以让他们肉疼。

    这桥越修,越知道他们到底揽了件什么差事。

    那些劳役们倒是舒爽,反正每日就那么点活,对他们来说并不繁重,挣得钱还多。

    如果哪天银钱发得不及时,在知县点头下,立刻去找裴家,跟着裴家一起闹着要钱。

    几次下来,刘地百姓,鲍地百姓,全都有些不同。

    他们似乎发现了。

    这刘家,裴家,似乎也没那样吓人?

    只要听知县大人的,还是能从他们口袋弄出钱的。

    吃饱喝足,又有银钱,再带上之前就有的怒火,此时不少百姓的心气也被激发出来。

    连带着还在种田的百姓,心里也有些不同。

    以前看着坚不可摧的顽石,如今好像有了裂缝一般。

    主要是长期积压的怒火,终于在某一刻好像要爆发。

    四月之后,连裴家人都觉得,这些劳役们似乎难管了许多,不再是任打任骂不懂反抗。

    毕竟裴家人不管他们,他们还可以去找知县大人。

    知县大人一定会管的。

    纪炀自然放任这种态度,百姓们被欺压的怒火迟早要得到宣泄,总要在某个时候爆发出来。

    裴,刘,鲍,三家,他们要慢慢习惯

    什么?

    说他们是刁民?

    说他们是刁民之前,先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事。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175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175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