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363节

    纪炀真的一句公务也不谈,认认真真钓鱼。

    然后给益宁府将士们表演什么叫空军。

    指挥使有心说他装的吧。

    可看纪炀钓鱼得确实认真,但确实什么也钓不下来,忍不住吐槽:“你还真不会钓鱼?”

    “都说了,人或多或少有擅长或不擅长的东西。”

    “指挥使大人,给我些时间进步吧。”

    “那会刚从灌江府调到汴京,就来的路上,一路钓鱼,一路没东西。”

    说到灌江府。

    指挥使等人脸色更好些。

    “钓鱼你不行,但治理地方却极厉害。”

    说着,有个兵士下意识接话:“还有古博城,你竟然那么快收回古博城?”

    纪炀又笑:“看似快,其实惊险得很。”

    “早在收复古博城一年前,我已经跟古博城内起义军有所联系,他们出了大力。”

    “如今在依旧守护古博城安全,极让人敬佩。”

    对古博城王室来说,那些人是叛军。

    对他们来说,自然是起义军。

    纪炀又道:“不止联系他们,还有粮草,军备,药材,牧草,战马。”

    “缺一不可。”

    “每多一样东西,便会让将士们多一分安全。”

    纪炀这话发自肺腑,听的益宁府守关将士更是眼里微热。

    能懂他们的朝中大臣真的不错!

    如今纪炀算一个。

    武侯后人这个名头不说,更有执掌边关的经历,还收回旧城,他们都知道的。

    听他说话便知道,他真的懂边关将士的缺什么,少什么,需要什么。

    益宁府指挥使长舒口气:“朝廷知道,那就是好事。”

    纪炀抬头,这位指挥使说的不是他知道,而是朝廷知道。

    这便要谈正事了。

    纪炀顺着话说:“朝廷自是知道。”

    “之前国库空虚,无暇顾及,之后开了古博城关市,这才能分到各地。”

    “可惜,若益宁府军备充足,武器精良,必然能开关市的。”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肯定不能直接说,你们益宁府有点乱,所以不能开放关市。

    却可以把话题转到军备上,更是益宁府将士们的心头大事。

    更是这钓鱼用的鱼饵。

    纪炀道:“不止是常规的军备,皇上大力发展其他东西,那东西更能减少将士伤亡。”

    “咱们皇上虽年少,却有宏图大志。”

    “指挥使大人,您说呢。”

    吴将军跟凉西州指挥使都知道的火炮,这位肯定也知道。

    但纪炀没有带他们去后山转转的想法,而是问道:“指挥使大人,这池子您珍惜吗。”

    池子?珍惜?

    他等几日就要走了,珍惜个什么劲。

    益宁府指挥使刚说句还好,便见纪炀从袖子里掏出个黑不溜秋的东西,随手拉了下,直接扔到池子中央。

    在众人不解之时,一声巨响从池子中间炸开,池水被炸的几米高。

    周围的鱼直接翻了肚皮,有些甚至被炸得细碎,鱼鳞直接漂浮在水面上。

    益宁府指挥使直接站起来,他并未惧怕,甚至往前走了几步。

    再看向纪炀时,他更是笑眯眯的,又从袖子取出几枚圆圆的手榴弹,这次是递给指挥使。

    “我确实不会钓鱼,炸鱼的技术还行。”

    “您要不要也试试?”

    第140章

    当天下午, 益宁府指挥使家中后院传来不少轰鸣声,好在他家院子够大, 又有纪炀提前派捕快巡逻, 这才没让周围百姓太过恐慌。

    倒是让邻居几家派仆人过来问情况。

    等知道这是在试验新式武器时,所有家主恍然大悟。

    但这威力,是不是有些太过厉害?

    在外人想来, 纪炀跟益宁府指挥使试验新式武器时候,肯定面带严肃,神色肃然。

    丝毫想不到这会池塘旁全是兴奋快乐声音。

    纪炀本人倒是在旁边喝茶, 等他们把剩下四五个手榴弹炸完的时候,顺势道:“工部马上再送来十枚, 供指挥使试验。”

    说着, 工部还真有人登门。

    指挥使跟他手下方才试了试, 自然知道这东西的威力。

    手下看到新送来的, 立刻跃跃欲试:“指挥使, 咱们再试试?”

    方才那五个里面,指挥使扔了三个, 更能直观感受威力, 自然觉得过瘾。

    这会再看向送来的十枚整整齐齐的手榴弹, 却并不去用, 甚至把盒子稍稍往自己人那推了推,既不继续试验,也不送还。

    见此, 纪炀笑了。

    如此宝贵的东西怎么能用来炸鱼。

    再说炸鱼可是不对的,放现代他跟指挥使等人都要吃牢饭。

    纪炀指了指池塘上漂着的鱼, 开口道:“中午便吃烤鱼吧, 那条, 都不用解剖了。”

    益宁府指挥使无语。

    谁要留你吃午饭了?

    你还点菜。

    可手榴弹的威力出来,便是纪炀不说,他也要留客的。

    跟如此威力的武器相比,小皇帝那句话已经算不了什么。

    但益宁府指挥使可没那么容易“消气”。

    倘若这会消气了,接下来还怎么谈条件。

    所以接下来这顿烤鱼吃的不算热闹,纪炀也不心烦,甚至在讨论烤鱼的味道。

    一个上午过去,益宁府等人算是知道,为什么皇上会向这位托孤,而他确实没有旁的心思,只是一心为着承平国好。

    等到下午,虽然还在继续钓鱼,但说的话明显更深入了。

    聊到益宁府地方大,只是很多地方对百姓来说太过危险,所以不好居住时,纪炀笑:“岭南那边也是差不多,山高路远,瘴气沼泽多。”

    “所以我想着也没直接吃成胖子,岭南那边水果多,物产同样丰富,研究之后发现,那边很适合种甘蔗。”

    “现在三月下旬,估计已经开始鼓励当地百姓种甘蔗,制蔗糖。”

    “相信会带来很多收获。”

    这看似在说岭南,实际也在说益宁府,两个地方都在南边,都属于山高路远,所以穷的地方。

    而且地方势力极大,时刻都要防着当地士族变成土皇帝。

    成为土皇帝,也是当地许多士族想要的。

    反朝廷是不反的。

    太支持也不太可能。

    反的本事想法没有,阳奉阴违的本事大大的有。

    特别是这种臣强主弱的时候,各方都在试探。

    岭南那边指挥使还算客气,也是因为纪炀年后正月在翰林院任职,已经把岭南开蔗糖厂的文书送过去。

    那边知道皇恩浩荡,知道皇上在看着他们,便会老实很多。

    再说颜海青去外放,去的岭南荒凉之地,看着跟流放一样,但他去的时候可兴奋了,觉得终于可以建功立业。

    这几处边关则不同。

    位处中原的,在眼皮子底下,时刻都能盯着,有个反心直接被包饺子。

    在边关各处的,随时都能画地而治。

    当然这也不简单,一般人不会那么做,可要说恭敬程度,自然远不如中间那一块的。

    这也是几个指挥使对小皇帝阴阳怪气的原因。

    这次过来,本意便是试探。

    跟谈生意差不多,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一定谈事情,但一定会试探。

    试探的时候,就知道这次生意到底是谁来主导,谁能占得先机。

    如果说益宁府指挥使在宴会时确实有气,但今天则只剩三分气,七分算计。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363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363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