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98节

    自己对人家来说,不过是个小人物,甚至是可以拉拢的小人物。

    对付他根本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不如找准背后的人,何必随便结怨。

    前府尹也庆幸自己没有死扛,若纪炀试探自己时,自己坚持不说背后的人是谁,那他今日还能安安稳稳去外放?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纪炀此时不知道前府尹想明白其中关键,估计知道也不介意。

    他正在府衙正堂坐着,手底下带来的十几个小吏直接安排到各处,带着的二十兵士则轮流在办公的小院里值守。

    不到片刻,府衙各处都有他的人,办公的地方也是密不透风。

    当初他带着玉县丞凌县尉都敢闯灌江府,如今手底下十几个能干的小吏,那都是从最底层一点点历练上来,挑选最优的跟着。

    不用纪炀吩咐,他们都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身边的人自然还是平安,岳文塞,鲁战,三人各司其职,也有章法。

    这么多年的官,可不是白做的。

    纪炀翻翻近来的卷宗。

    没过片刻,汴京府衙判官跟推事便来了。

    两人手里捧着崭新的案子,进来就哭丧着脸道:“府尹大人,您快来管管吧,这又有人在汴京街上跑马,还伤了两个人,这要如何处置!”

    纪炀听了这话,心知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而且他刚送走前府尹,棘手的案子就来了,能这样巧?

    纪炀开口道:“把当街跑马的人抓起来即可,这么简单的案子,为何还要问怎么处置?”

    判官连忙回道:“若是普通人也就算了,跑马的人,是琨王的十二孙儿。”

    “琨王的脾气您应该知道,当初跟林大学士都叫板的,去王府抓他的孙子,我们哪敢啊。”

    纪炀看着他们笑,眼神轻扫片刻。

    这点笑意在俊朗的脸上显得格外嘲讽。

    似乎就在说,你们那点小把戏,在糊弄谁?

    判官跟推事两人还稳得住,能在汴京府衙待着的人,也不是寻常官员。

    其实他们两个只是想看看,遇到这种事,新府尹要怎么处置。

    宗室子弟在汴京闹事的情况十分常见,若这种事都处理不了,他们便知道以后汴京府衙要怎么行事了。

    说白了。

    对空降的领导试探一下,看看大家以后如何做事。

    纪炀觉得这两人倒是有意思,开口便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琨王的孙儿怎么了?该抓就抓。”

    判官跟推事两人见纪炀吩咐自己的护卫们前来,当时吓了一跳,他们新府尹是不是有点太虎了!直接派人去王府抓?

    他不要命了?

    不对,他不想在汴京混了?

    “别,别这样。”推事立刻道,“纪大人,您这么做,会得罪琨王的。按照以前的处理方法,您可以去找琨王说说,让他家孙儿给足伤者银钱,基本就能了结。”

    纪炀的架势明显真的要去抓人。

    如果真抓了,丢了面子的琨王还不直接找到府衙闹事?

    推事赶紧说了解决方法,心里既埋怨前府尹不认真教,又觉得纪炀恢复民生那种事还行,这种弯弯绕绕,只怕他根本不会。

    可惜到了汴京,人情世故才是第一,会做事反倒没什么大用。

    判官同样心灰意冷。

    上个府尹油滑,这个府尹愣头青。

    他们这汴京府衙,还是跟之前一样难过。

    他跟推事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还抱有希望啊,明明汴京府尹这差事,很难有人能做好。

    上个没做好,这个估计同样不成。

    纪炀听着他们俩的对策。

    其实不失个折中的方法。

    宗室子弟纵马伤了平民,让他们用钱来摆平伤者,一边不缺钱,一边为了钱忍忍委屈。

    这样下来,算是两边都好。

    可就是这样,才会治标不治本。

    赔偿那点银钱对宗室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对方敢狮子大张口,立刻反手告平民讹诈。

    赔钱赔的少,人家也不在乎,明日再纵马几次又如何?

    赔偿多,会告讹诈。

    这样的处理方法,其实在助涨行凶者的恶行。

    只有狠狠责罚,才能让行凶者长记性,让他们再次遇到这种事,就想到自己挨过的板子。

    纪炀见判官跟推事苦口婆心劝道,直接道:“本官主意已定,既是本官上任第一件案子,那就不能马虎,该赔的钱要赔,该打的板子还要打。”

    纪炀直接起身,对门口的护卫道:“去,跟捕快一起,去坤王传召琨王十二孙儿,再请伤者家眷来此。”

    “本官今日就要审审这个案子!”

    判官:???

    推事:???

    是个愣头青吧?

    真的是吧?

    这跟恢复任地民生不同啊!

    怎么可以这样简单粗暴!

    纪炀笑笑。

    别人都怕对上宗室。

    可谁又知道,他当这个汴京府尹,要的就是对上宗室。

    上任头一天便撞到自己手里,这简直正合他意。

    指望他直接放下?

    那不可能。

    不借题发挥,他就不是纪炀!

    判官跟推事看着纪大人的护卫催促捕快带路,他们以前在边关当将士,这点场面是不怕的。

    再说,他们完全信任纪大人。

    大人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这种信任别人都不懂!

    等跟他们大人多接触接触,就知道什么叫料事如神了!

    是不是料事如神汴京百姓还不知晓。

    但看着纪炀当上汴京府尹第一天,刚把前府尹送走,便立刻去抓宗室子弟,这种天大的热闹,他们一定要围观!

    爱凑热闹的汴京百姓,又怎会错过这个?!

    不看不是汴京人!

    纪大人头一次开堂审案,他们必须在场!

    百姓们想看热闹,宗室那边不敢置信。

    纪炀他没事吧?

    他跟宗室一直有仇怨,宗室还没提起他挪用关市税的,纪炀自己先来找茬了?

    简直欺人太甚!

    他们宗室有那么好欺负?!

    第120章

    汴京城四四方方。

    皇宫在中间偏北的位置, 皇宫左边是宗室十二里坊,右边为官员十二里坊。

    跟他们正对应的南边, 则有大小里坊八十多个。

    这些里坊直接被划分为东市跟西市。

    东市紧邻宗室, 里面喝酒耍乐的地方不少,价格也更贵些。

    西市挨着大小官员住所,价格比东市好点, 可花样最多。

    东西两市平时巡逻的捕快也多,所以反而相安无事。

    倒是集市附近的里坊,里面住的多是小商小贩平民百姓。

    按理说那些贵家子弟不会过来。

    但那里暗藏的龌龊事也不少, 不少豪门子弟偷偷过来都做些看似风花雪月,其实见不得人的勾当

    承平国汴京城有句话, 在东西两市要规规矩矩, 去到附近里坊跑马也无事。

    这次犯事的琨王十二孙儿, 就是在东市附近的待贤坊闹的事。

    那待贤坊人员混杂, 私门暗娼极多, 各色酒水更是一应俱全。

    看着卷宗就知道,这十二孙儿便是从私娼喝酒出来, 又赶着去延平门耍乐, 直接跑马伤了进城卖菜的祖孙两个。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298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298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