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82节

    来应征工作的妇人女子们更是兴奋,还有些非编户小心翼翼过来问,她们能不能做。

    这自是能的。

    纪炀早就规定好。

    但凡在扶江县开耕种田的,租种田地的,年十四以上的女子,都可以过来应征。

    最后一条也非常重要,如果会写字计算,工钱翻倍。

    会写字,能计算?

    工钱就翻倍?

    不少人户开始扼腕,怎么没把家里女娃送到官学。

    没看此次应征的女子里,就有在官学待了好三四个月的,那小姑娘聪明,算盘都会打了,字也认识不少。

    反正官学下午放学早,她大着胆子问玉娘子,能不能在休息的时候过来做事。

    原本是不太行的,可她能写会算,在扶江县太少见了,自然破格录用。

    其他人一天二十文,她一天四十文,几天时间,就能把几个月官学学费赚回来?

    几乎一夜之间,官学那边去了不少小姑娘,看家长懊恼的模样,估计是后悔得很。

    不过也不算晚,现在上了学,以后再进香粉作坊也行。

    纪炀见此只是笑笑,他们是送学生去官学了,刘夫子那边倒是罕见抱怨。

    没办法,之前只有六十个多学生。

    现在一口气送来二十多个学生,他一个人实在带不动啊,连他身边那个小吏都已经可以简单教学了。

    可见这些日子都把夫子折磨成什么样了。

    纪炀只好安抚夫子,自己也去官学代几天课,好让刘夫子休息休息。

    同时又看向潞州城方向。

    说好的大批流民呢,怎么还不来?

    估计念什么来着,好事基本都是一块来的。

    五月下旬,赶在官道修好那天,纪炀看到官道旁上携家带口的众人,心里默默松口气。

    他要的高质量浮客,终于来了!

    不走官道的原因,约莫是前面有潞州的官员在检查,暂时还不能走。

    不过平安奇怪:“少爷您怎么就知道,现在来的一批人里面,肯定有会读书的,或者有手艺的?”

    从年初开始,来他们扶江县定居的怎么也有三百多人,其中识字的非常少,有手艺的也不多。

    凭什么断定这次来的有厉害的?

    纪炀看看玉县丞,又看看凌县尉,凌县尉一脸不懂,玉县丞反而分析道:“因为他们是最晚来的。”

    纪炀笑着点头:“咱们知州去凉西州处理救灾的事已经有近两个月,再大的祸事也该平了。”

    “大多数百姓能不离开家乡,还是不想离开的,最近不就有到扶江县的人,听说凉西州那边平安无事了,所以又带着家人离开。”

    “所以在这个时候要离开凉西州的,必然经过深思熟虑,而且还有一定家底,甚至有些远见。”玉县丞仔细道,“否则自然还是在家安生更好。”

    纪炀再次点头。

    说白了。

    凉西州事情已平,想回家的都会回家,现在还迁徙的,那就是打定主意不回了。

    他们既然觉得自己在异乡能过活,必然不是普通人。

    而且纪炀觉得,来的人当中,只怕不止凉西州人士,更有再远的灌江府人士。

    凉西州是天灾遇上昏庸长官,处理之后也就好了。

    但灌江府不同,那边是打仗,是边陲,那地方百姓要走,是真的不会再回头的。

    等纪炀说完,众人下意识看向来者。

    果然跟知县大人说的一样,他们的衣着并不算破旧,后面还跟着驴跟骡子,更有牛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不过这群人也很尴尬,因为他们刚过来,便看到扶江县知县跟百姓们就在城门口。

    弄不清状况的,还以为扶江县官民在迎接他们。

    当然,这群凉西州跟灌江府人士也没那样自大,仔细看看便知道,他们在庆祝官道修好。

    但两方一对视,不由地尴尬起来。

    千里迢迢逃难,正好被此地百姓看到,怎么不尴尬。

    纪炀对捕快说了几句,两个捕快便安排他们从侧边进城,并且道:“今日扶江县官道修好,也可以留下一观。”

    他们这群人从潞州方向过来,自然看到这条笔直的官道。

    听说是扶江县知县用三寸不烂之舌加上政绩换来。

    原本以为这样精明强干的官吏,必然是三十多壮年模样。

    没想到仔细一看,不少人竟然呆住。

    穿着浅绿色绣官服,二梁官帽,确实是知县的打扮没错啊。

    可他为何这般年轻?

    还很英俊?

    举手投足之间,更有大家风范。

    可这位小知县并未给他们太多眼神,见他们从侧边进城之后,继续验收官道的流程。

    纪炀会带着几个随行官员,在前方骑马,后面有骡车,牛车,驴车。

    每辆车上面象征性放些五谷杂粮,再放些六畜。

    在这官道上往返一趟,既是验收,也是庆祝。

    原本坐马车要走三天的路程,这官道修好,时间缩短到一天一夜,雨雪天气照样通行。

    这对扶江县的意义谁都知晓。

    不怪扶江县百姓都要过来围观,他们长长的队伍出发,不少悠闲的扶江县百姓就在后面跟着。

    趁这个机会!正好去潞州城逛逛。

    不过以纪炀的忙碌,并不会全程跟着,后面有凌县尉骑马带队即可。

    凌县尉为人正直,纪炀十分信得过他。

    这边热热闹闹的队伍出发,还在看热闹的逃难队伍又有点尴尬,好在已经有小吏找到他们,说来扶江县的人必须去衙门登记,否则不能入城。

    他们这群人既然来了,自然听过此处的规矩。

    心里也暗暗觉得这样好,但凡到扶江县全都登记清楚,各家什么情况心里有数,也不容易生乱。

    潞州其他各地都会有些混乱,唯独扶江县不同。

    这也是几个家族千挑万选,选了此处的原因。

    他们听此并未直接进城,而是等着此处知县带了潞州修路官员工匠们回去之后,这才慢慢跟在后面。

    方才事情多,这会心里一松,口鼻间的香味更加明显。

    等这群人看到迎面而来的茉莉花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漂亮的花朵,还有荒地上的香粉作坊,来往皆是挽起袖子认真劳作的妇人娘子,这一幕景象让不少人看得呆了去。

    此情此景若是作画,那也是高洁绝妙之作。

    多数人只是欣赏,唯独有几个登徒子明显眼神不对。

    刚口出秽言,巡逻兵士直接把其中一人揪出,狠狠摔到地上。

    兵士靴子直接踩到这人脸上:“你是哪里人士,来扶江县作甚?为何口出恶言?”

    行走队伍见此,下意识停住,见兵士并不松脚,后面扶江县百姓也怒目而视,就知道捅了娄子。

    但不管他们怎么求情,这人还是被扭送到衙门,直接下了牢狱。

    这,直接下了牢狱?

    不是说扶江县对外来人最是友善?

    这叫友善?

    他们到扶江县,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此时的纪炀对这一切心知肚明,还安安稳稳在县衙喝茶。

    可平安跟玉县丞又不明白了。

    知县大人明明想要这些有些文化的浮客流民。

    怎么还给个下马威啊?

    不是应该善待吗?

    纪炀一边喝茶一边翻公文,随口道:“确实要以礼相待,但也要分清主次。”

    “普通百姓逃难,是因为活不下去。”

    “他们逃难,则是想要更好的生活。”

    甚至权利。

    这些地方士族,怎么会甘居人下。

    说不得要来试探他,贿赂他,还要当地百姓牺牲来换他们更好的生活。

    从另一个地方的乡绅豪强,变成此处的乡绅豪强。

    那凭什么?

    凭他们多读过几年书?凭他们口袋多些银子?

    是能给他这里多开耕几亩地啊,还是多产几斤粮食啊。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8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82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