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59节

    岂不是天下大乱?

    纪炀心知这事,并不告诉手下让他们慌张,依旧带着众人晨起锻炼,白日读书。

    衙门的冬日教学也开了几日。

    这才来读书的,基本都是小孩跟年轻人,女子极少。

    还是在纪炀的“运作”下,多添了十几个小姑娘来此。

    不是他偏心,而是在最初报名的时候,各家习惯性给家中小子报名,女子给拉下。

    若头一年如此,以后必然形成习惯。

    此时也不好苛责乡亲们重男轻女,千百年的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

    不过塞几个小姑娘过来,足以表明他的态度。

    等到官学开始,让小姑娘来念书,也顺理成章。

    说是冬日清闲。

    怎么他还这样忙?

    衙门众人一忙,倒是把心里那点害怕给散了。

    忙起来就不容易胡思乱想啊!

    所以在十一月初五大清早,正在例行跑步的一群人,正好遇到前来考察的潞州城长官们。

    大家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长官们也没想到,清早过来,看到的是一群汉子们穿着短打围着荒地跑步。

    衙门的人也没想到,长官们怎么大清早便来了?

    他们提前准备学习的礼仪完全没用啊。

    于是,一众穿戴整齐,风尘仆仆,前来“找茬”的官员,便面对这样一群衣衫不整的下属。

    最后还是纪炀轻咳出声,走上前拱手道:“诸位大人想来一路奔波,还请先在衙门用个早饭,我等扶江县衙门一行换身衣衫便来。”

    领头的官员微微点头,算是缓解这样尴尬的场面。

    玉县丞跟凌县尉立刻回去,让准备吃食的自家娘子多备些,让自家人出来代替照顾。

    他们这些人还是快快洗个澡换上官服来吧!

    衙门后院,平安急急忙忙找出官服:“少爷,您快些换好衣服过去吧,谁料他们来得这样早。”

    纪炀却不紧不慢,开口道:“不忙,接待有接待的好处,不接有不接的好处。”

    他们这次来,要的就是查看扶江县真实情况,自己心中没有鬼,任凭他们怎么问都行。

    可纪炀也没想到,最先被询问的,竟然是江小子跟江乖乖。

    两人早已习惯跟着衙门吃饭,今日过去,发现饭桌上换了一群陌生人。

    玉娘子见此,连忙道:“你们两个去我家吃早饭吧,今日有些事。”

    江小子江乖乖年纪虽小,却经过许多事,自然听话要走。

    谁料潞州城领头官员见此,开口问道:“他们两个是何人?怎么也在衙门用饭?”

    玉娘子跟凌娘子刚要答,就见这年长官员道:“让他俩说。”

    “你们两个姓甚名谁,可知这是官府重地,普通人不可随意进入?”

    江小子刚皱眉,江乖乖便上前:“我叫江白鹤,我哥哥叫江云中。”

    “我们两个无父无母,知县大人看我们可怜,便留我们在这吃饭。”

    江乖乖不过四岁,乖巧可爱不说,平时纪炀从未短过他们吃食衣裳,闲来无趣还会给两人扎小辫,再有滕显教导学问,看着就比一般孩童机灵。

    这一开口,已经让这群有家有儿女的官员们心生喜欢。

    年长官员听此,眼神也柔和些,对玉娘子等人道:“让他俩也坐下吃饭吧。”

    等两人坐下,不少问题也便来了。

    比如他们知县大人性情如何,对他们如何,最近在做什么事。

    孩子再聪明,也会被三言两语套话,在潞州城官员看来,问他们也没错。

    谁料两个小孩彬彬有礼,丝毫不像没有父母教养的孩童,听闻他们读书习字已有些成效,这下纪炀还没来,众人已经对这位地方官有些好感。

    按理说闲杂人等,确实不能在衙门自由来回。

    可这两个孩子年龄小,不过跟着吃些饭食,确实不能当罪。

    反倒显得纪知县宅心仁厚,体恤百姓。

    江乖乖吃过大人们剥的鸡蛋,笑眯眯道:“知县大人还说了,等到明年开官学了,让我跟哥哥都去读书,他给我们出束脩。”

    江小子愣怔,知县大人什么时候说过。

    不过妹妹说话,他自然不反驳,又听江乖乖道:“大人还说,回头官道修好了,他让人打辆马车,带我们去潞州城玩呢。”

    “你很想上官学?还想去潞州城?”

    “想啊,知县大人说,读书能明理,多读书才会更有学问,也不会让人饿肚子。”江乖乖满脸憧憬,“大人还说,潞州城特别特别好玩,我们去了也能长长见识。”

    这话纪炀倒是说过,没想到乖乖也能记下。

    看看人家孩子。

    怎么教的。

    竟然对读书这样渴望,他们家孩子怎么一听上学就想逃课?

    纪炀过来的时候,先是听到江乖乖认真胡编,然后看到潞州城大人们艳羡的表情。

    一时有些不好意思怎么办。

    纪炀已经梳洗又换了官服,此时过来,只让人觉得朗月清风,英俊青年身上无一丝世俗气,反而像格格不入的名士。

    “慢待各位大人了,原本以为大人们晚些过来,没有及时迎接。”

    “无妨,你能带着衙门众人强身健体,这很好。”年长官员赞赏地看向他,随后开始介绍各自身份。

    潞州城府衙派出一共七位官员,为首的是仓司长官,称提举常平使,掌地方抚恤,赈灾。

    上次见过的漕司转运使,跟这位是平级。

    但掌管地方抚恤的官员来巡查,这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除了这位之后,副手则是潞州布政使,也是管钱粮的。

    余下各自也是不小官员,随行还有十几小吏跟随,这一行人算起来也二三十人。

    他们这一行人,已经去过另外两个县,此行扶江县,是最后一站。

    而他们想要的东西,就看领头的仓司常平使大人,跟佐副布政使大人了。

    听完介绍,别说纪炀了,身边被点拨的玉县丞,凌县尉,也明白这阵仗为何而来。

    这算不算出师不利?

    长官们刚来,他们竟然那么模样对人?

    这边饭食刚用过,常平使大人刚要说话,就听衙门侧门吵吵嚷嚷,下意识皱眉。

    但那边的小吏已经把侧门打开。

    只见百姓们陆陆续续到衙门其他房间,明显十分习惯。

    又是怎么回事?

    纪炀答道:“还请诸位长官们见谅,今日是玉县丞当值教书,他可能要失陪了。”

    玉县丞眼前一黑。

    今日长官来此,还教吗?

    可来听课的百姓已经坐定,明显等着他。

    潞州城来的大人们同样也看向他。

    玉县丞只好硬着头皮进门,他没有经过系统教导,没上过私塾,更别说官学。

    他所学是上个知县大人教的,所以也只会些笨方法。

    这让诸位大人们听的眉头紧皱。

    “这就是你们扶江县的教学?”

    常平使大人语气已经有些严厉。

    纪炀倒不慌不忙:“是,我们玉县丞只跟前任知县老大人习得几个字,之后是自己用功刻苦,他本就没有上过私塾,自然不会真正的教学。”

    常平使刚要说,既然没上过,何必误人子弟。

    可这屋里的百姓们学得兴致勃勃,也不能说全然没有效果。

    而且这种求知欲,怎么也装不出来。

    “扶江县从来没有私塾,更没有官学。大家也都是摸索着来,虽说方法笨了些,效率也低些。但能学一个字,便是一个字。”纪炀故意叹口气,“可惜啊,谁让没有夫子呢。”

    纪炀没看到,他这话一说,潞州城来的人队伍当中,有两位留着长须的书生下意识看他一眼。

    这人半句没提要官学,但句句都在要官学。

    常平使,布政使听此,忍不住笑。

    这小子还真是有意思。

    那常平使更是道:“怪不得我临行前,知州大人特意嘱托过,要小心你的算计。”

    这里的算计,自然是调侃为多。

    他来这不到一个时辰,其实对衙门风气有些了解。

    也明白眼前的伯爵府嫡子,确实有几分本事。

    他好歹也是千金之躯,名门望族,却难得能体恤民情,因地制宜。

    在这里丝毫没有骄纵之感,反而跟这里的人相处得非常好。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59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59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