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孺人 本章:第166节

    然后就在这时,乡民们突然又听闻那林大郎庄子上要招短工做事。

    得知了这消息后,京郊附近这一片的好些乡民们便纷纷跑到了庄子上来抢活做。只是他们这一次,冲着的并非是林立文给出的那不低的工钱。

    若是为着挣钱,如今的他们只需得勤快些,每日在温暖的屋子里发些芽菜便能挣回来银钱。便有好些人甚至还言道,他们不需要什么工钱,只要林立文肯收下他们。

    因为谁都知晓,去林大郎这里做事,赚那些许银钱根本不算什么,学来那手艺方才是最为要紧的。再退一步来讲,便是学不来那手艺,他们也愿意白给林大郎做些许时日的短工。

    他们也不傻,如这次众人冬日发芽菜赚钱一事,若无那林大郎先将骨董新吃法的方子给出去,大家也赚不来这份银钱。

    还有林大郎这些年所做的事,从他这里传播出去的那些技艺,使得皇朝凡是种地的百姓都得了好处。

    待到这些人冲到庄子上来时,一个个的喊着要给林立文做事,还不肯要他给工钱的时候,把林立文也吓了一大跳。

    林立文这一次确实是为着教大家一些东西,才放出消息要招短工。

    在林立文刚穿越过来那会,时人吃油多为胡麻油(1),菜籽油,以及大豆油这三种植物油。而这三种植物油,以时下的榨油技术来讲,胡麻油出油量最高,菜籽油排第二,大豆油排第三。

    不过在亩产量上却是胡麻最低,黄豆最高。至于油菜出油量不如胡麻,口感也不如胡麻,亩产量又比不上黄豆。于是便渐渐的,时人吃油便又以胡麻油和大豆油为主。

    再后来,林立文穿越过来后,粮食亩产量大幅度上涨,养猪技术也得以发展了起来,猪油挤进了时人吃油的三巨头里面。

    更甚至,因荤油炒菜味更香而使得这些年喜食猪油的百姓众多。于是黄豆这些年在吃油用途这一块,便受到了猪油不小的影响。

    虽说黄豆除了榨油,还能做豆腐,大酱,酱油……更甚至还能做主食食用等用途。但随着小麦和水稻的亩产量大幅度上涨后,百姓便不怎么以黄豆为主食了。

    因为论口感,黄豆是比不得面食和大米受人喜爱。

    再论营养价值,时人虽不知晓什么各种营养元素,但他们却知道,大豆若是吃食的太多,便容易引起腹胀,频繁放屁等身体上的各种不适。

    于是这几年,各地黄豆的种植量都有所下滑。

    林立文这段时间便仔细琢磨了一下跟黄豆相关的各种农产品,然后他便决定,教授大家制作腐竹。

    豆腐虽出现的早,但时下腐竹却还未曾出现。再者腐竹味道好,营养价值高,而且用腐竹还可以制作出各种味美又有营养的吃食。

    而在乡民们纷纷跑去林立文庄子上学制作腐竹技艺的同时,京中的贵人们还有那些商者们自然也早早便得了消息。

    更甚至,他们也偷偷派遣了人去林立文庄子上学技艺。

    林立文是存了心思,想要多教授一些人的。因此只要人肯来,林立文便肯教。不过来得人实在是太多了,如今这又天寒地冻的,便是庄子足够大,但是庄子上能拿来做腐竹的房屋却没那么多。

    好在的是,制作腐竹也并不是什么多难的事,林立文想了下,便决定分批次收人。

    因此那些乡民们喊着不要林立文给工钱后,林立文便也随了大家。

    不过制作腐竹虽然容易,但若想高产又有效率,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时下也没什么多先进的设备,林立文便带着大家,用平底圆形铁锅来制作。

    正常情况下,这般制作可使得三斤黄豆出两斤腐竹。

    很快,林立文这边就将第一批前来学腐竹的人教会了。待到教会了后,林立文还请大家吃一顿腐竹宴。

    炖的,煮的,炒的,凉拌的,还有近日那火锅也给摆了上来……

    这些人给林立文做短工没要工钱,再者他们虽更多的是为着学艺而来,但庄子上确实也因此多了一大批的腐竹。

    林立文的本意也是为着推广腐竹,自然也就不会舍不得这么一点吃食。

    “这腐竹当真是好吃!”大家吃得甚欢,对这腐竹更是满口称赞。

    “腐竹与那豆腐虽同是黄豆所制,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口感。”

    “是呢!豆腐软滑,这腐竹却要劲道一些……”

    之后这些人饱食了一顿腐竹宴,便纷纷离去了。因为林立文早先便与他们说了,学会这腐竹制作技艺后不必再留他这庄子上。

    他们也知晓,林立文这庄子上每次不放太多人进来。需得他们前一批的人学会离去后,林立文才好继续教授第二批。

    当然这第二批的教授便用不着林立文亲自来了,他这庄子上做工的人也不少,那些人学会了技艺,完全可以顶了林立文的这份教授的活去。

    况且庄子上做工的人那么多,这可比起林立文一个人教授大家更要来得有效率多了。

    因着来庄子上学制作的人一波接一波,便是林立文让这些人学完便离去,也还是使得他这庄子上生产了不少的腐竹。

    然林立文这一次,是既不打算将这些腐竹拿出去售卖,也不打算拿去赠人。

    有些事情林立文也并非什么都不清楚,比如京中那些贵人和商者们也派遣了人来庄子上学腐竹制作技艺一事。

    林立文一视同仁的教授,不过是因为这也是他计划里的一步。

    况且这些人都把制作技艺学去了,林立文就不信,等他们回去后,其背后的主家不会要他们制作一番。

    既然他们都制作起来了,那林立文又何必再送一些腐竹过去呢?

    没得浪费银钱。

    至于这么多的腐竹放在庄子上,林立文也不着急。一来腐竹保质期本就较长,一时半会林立文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变质。二来他这庄子上养了这么多人,还有那些个学堂里的学子们。

    也就是这会临近过年,不然就这些腐竹量,要不得多少时日便能将其消耗完毕。

    事实也如林立文所预料中的一样,也就那么短短时日,先是京郊附近这一片的乡民们除了在屋子里种各种芽菜以及其他一些生长期短的新鲜蔬菜外,他们还又在家中做起了腐竹来。

    他们从林大郎那里学来的腐竹不仅适宜各种做法,且味道都很是不错。似那骨董汤里烫腐竹,口感也是一绝。因此这些日子,那些下到乡里来收各种新鲜蔬菜的商者们,也很是喜欢收腐竹。

    之后又过了那么些许时日,京城附近这一片紧跟着便又多了好些个制作腐竹的作坊。

    因为不仅各食铺里需要大量的腐竹,如京中那些贵人们也很是喜爱食用腐竹。

    商者历来又都是跟着利益走的,大家见着腐竹这般受欢迎,可不就纷纷办起了这制作腐竹的作坊了么?

    腐竹制作起来也比那冬季蔬菜种植方便许多,最起码没那般占地。

    而且这腐竹受欢迎的程度,还不止是这些人。

    京中便有人瞧见,那万佛寺的和尚也乘坐着马车,去了京城一处腐竹作坊。

    也就是从这一日起,众人便瞧见这作坊时不时的拉上一车腐竹送去那万佛寺里。

    而在素食这一块,时下和尚绝对是很有研究的。

    腐竹的味道本就不错,属于不管怎么做口感都较好的一种吃食了。然万佛寺有一擅厨艺的和尚,做得那叫一手绝佳的素食。

    他不仅用这腐竹研究出与肉口感极为相似的各种素菜。

    一时之间,万佛寺素斋名声大振,腐竹的名声也随着越发的传播了出去。

    那些个百姓虽因着各腐竹作坊的兴办,而使得商者们渐渐的不怎么下乡收购他们制作的腐竹了。但是百姓们家中种植的黄豆,今年却都卖了个极好的价钱。

    因为不管商者们如何兴办作坊抢去腐竹生意,但别忘了,制作腐竹所需的原材料黄豆,可全都是这些老百姓在地里种植出来的。

    而且随着这些腐竹作坊的兴起,商者们也如过去的米粉等作坊一样,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做工。

    所以老百姓一样还是能从里面挣来银钱。

    在林立文趁着难得的清闲日,努力往外传播各种吃食上的技艺时,针对官办农学一事,朝廷也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

    事实上,开设特制科一事也非第一次出现,司稼寺这边有过往的先例可做参考,整个进展走得便也比较的快。

    而林立文这边,果然便如众人所预料的一般,他接到了永兴帝的封赏,也接到了朝廷下达的新任命。

    也如林立文之前所预测的一样,虽官办农学和开设特制科整个一系列事务都不归林立文负责,但教习上的事情却有他。

    第202章 考核

    永兴三十六年春,官办农学班里第一批学子参加了特制科考试。

    历朝历代的特制科选拔是朝廷根据当时的具体需求而因此开设的,所以前年冬季,朝臣们最终会同意增设农学班,茶树种植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林立文对这事更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在这官办农学里所带的第一批学子,着重教授大家的便是茶树种植一事。

    这一次朝廷所开设的特制选拔,考核的也是茶树种植。

    考核若是通过了,入选者将会被朝廷授予从九品下的官职,外放到一些府州负责当地的茶树种植一事。

    但若是考核未曾通过也没关系,学子们还可以继续留在农学班里,学习农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参加之后的特制选拔考核便是。毕竟这一次,只是针对朝廷目前急需的茶树种植相关的技术人才而开设的选拔考试。

    如这种特制班考核,在过往的时候,甚至一些还都是由天子亲测。因此便是那些贵人们想往里面塞人,也都需是一些有真才实干的。

    而实际上,他们这一批农学班的学子们,在进入农学班之前便已经考核过一次了,都是时下在农事上的擅长者。

    这一次,因着考核的是茶树种植一事,永兴帝虽未亲测,但却将此事交由了林立文负责。

    考核一完毕,林立文很快便将选拔的结果呈给了永兴帝。

    永兴帝只看了一眼,便命人将名单送去了屯田司。由屯田司根据林立文的这份选拔名单,做具体的外放分配。

    屯田司得了名单后,也不敢耽误。

    要说这几年,益州茶叶的产量大幅度上涨后,给皇朝带来的税收之多,可谓是超乎了众人的想象。

    单就拿去年来说,益州双县仅一县城的茶税便可抵皇朝全府州的矿治税。

    对于茶叶利益这般丰厚一事,更是震惊了整个朝野。

    朝廷只靠着益州的茶叶,便使得去年的国库便丰盈了不少。而且因着茶叶的作用,它不仅十分受那些游牧民族的喜爱,能使得朝廷换来不少的良马。更重要的是,还是那些游牧民族抢着跟朝廷置换的。

    朝廷在茶税上获取了大批量的银钱,在跟茶马交易上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因此,朝廷对茶叶走私上的管理越发的严格了。朝廷在过去的基础上还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律令,其律令里更是有一条明文规定,凡碰茶叶走私者,不论官职高低,身份如何尊贵,一律判处死刑。

    而且朝廷还不仅是制定了这般的严律,更甚至还为此设置了专门的稽查部门。

    不过别管朝廷是如何严管茶叶走私一事的,都与林立文这个种地的无关。

    农学班第一批特制考核选拔通过者,也很快便从学堂里离去,出发到屯田司给他们分配的各府州去负责茶树种植一事了。

    皇朝适宜种植茶树的各府州,很快便也迎来了这些考核通过者。

    这一次,姜旭也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特制科考核。而且因着他曾经跟随林立文在益州种植了近五年的茶叶,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的丰富,因此这一次的特制科考核当中,论成绩他排第一。

    于是,姜旭便被屯田司分配去了安州。

    安州并非林立文穿越前的那个安州,甚至它因为较为靠近北地,在气候上便较为寒冷。因此即便当地有茶树生产,但是在茶叶产量上,正如之前朝臣们争抢林立文所言时的那般,其茶叶产量很是低下。

    安州也是皇朝所拟定的,想要进行茶树试种的最北的一处地方了。

    此地的刺史姓田,也是今年年初才上任的。

    这次,田刺史一听闻此次分配到他这地方的跟随林立文最久的那个学子后,整个人便十分的欢喜。

    要知晓,皇朝对外放到各府州的刺史,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上中下三个等级。

    上等府州的刺史官职为从三品。

    中等府州的刺史官职为正四品。


如果您喜欢,请把《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方便以后阅读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166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166节并对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