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孺人 本章:第129节

    跟大家所预测的一样,矮杆水稻因为有着跟矮杆小麦一样的抗倒伏这一项优势,因此在亩产量这一块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各地官田里的农户们这段时间俱都喜笑颜开的,因为大家也都听说了,来年朝廷就会在他们这些试种的地方推广矮杆小麦和矮杆水稻。

    到那时候,不管是小麦还是水稻的增产,增加的可都能进到他们自己的粮仓了!

    而在这世上,对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来讲,再没有什么能比地里粮食增产更能让他们有安全感的事了!

    然后待到林立文忙完各地官田矮杆水稻收获等一系列事情,并带着农事班的学子们回到京城时,也正逢北地甘蔗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期。

    知晓这些农事班的学子们要走,各官田地里的农户们都或多或少赠予了大家一些带在路上的吃食。

    最近进入成熟期的甘蔗便是其中的一种。

    说起北地的甘蔗,最开始的时候那价格自是比较昂贵的,寻常百姓根本舍不得吃。但随着林立文在他那庄子上将甘蔗成功种植,并且将技艺传播了出去后,北地这边便也开始跟着大规模的种植起来了。

    甘蔗的价格变化也尤为的明显,是在一年接一年的大幅度往下降价。

    因着林立文一直有注意这些数据上的变化,因此他很清楚的知晓,从今年开始,蔗糖的价格将逐步趋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数值。

    自此,北地的普通百姓家不仅能食用得起甘蔗,便是白砂糖对于他们来讲,也不再是过去的奢侈品了。

    同样注意到这些,还有京中的那些个商者们。

    “今年的甘蔗价格不行啊!”京中一家历年来规模较大的甘蔗铺子里的商者叹气道。

    “如今北地种植甘蔗者众多,这价格又如何能不降下来呢!”店铺伙计在一旁便这般回答。

    其实要伙计来说,甘蔗价格降下来才好呢!因为只有价格降下来了,蔗糖的价格才能跟着一起降下来,他们这等薪酬低微的伙计才能购买得起。

    只是这种话,伙计是决计不可能去跟商者言说的。

    商者的身处位置不同,与他们这种伙计所考虑的事情自是不可能一样。在商者这里,要说这甘蔗生意做不下去了么?那也没有。

    而且随着北地自产的甘蔗有了规模后,进店里购买甘蔗的客流量其实比过去增多了许多。

    但就一点,店铺里成交的数量上虽是大幅度的增长了,可是这里边的利润,却在逐步跟着变少。

    要知道过去虽成交数量不多,但多为贵人们购买。所以虽然量少但单价高,里边的利润空间便也尤为的大。

    而如今呢,价格大幅度下滑后,购买甘蔗的主力军就从贵人变成了普通老百姓。

    毕竟贵人在数量上,是远不如普通老百姓的。

    于是商者说句并不夸张的惊人对比便是,过去售卖一根甘蔗他能得到的利润,比现如今售卖一捆甘蔗的利润还多!

    “哎,糖价也下滑得厉害。”商者忍不住又叹气道。

    因为商者不止有在售卖甘蔗,同样也开了一家制糖工坊。

    伙计听闻这话后,也是如之前甘蔗下滑时一般的想法。因此他不知该怎么应答,索性就拿了旁边的抹布,装作到处擦拭。

    商者这时抬眼瞧了他一眼,心里也有些许的烦躁,便走去找同一条街道上开着点心铺子的一家商者聊天。

    俩人同为商者,且做的生意都有跟蔗糖有关,他们俩聊着聊着立刻便产生了共鸣。

    “糖价低便算了,如今甘蔗种植的那般多……问题是伙计的工钱还跟着涨了好些!”点心铺子的商者埋怨道。

    作为商者,他自是不舍得给伙计们多开工钱的。但奈何如今地里粮食大面积增产,他这边工钱若是给的还如往年那般的话,店里的伙计们便言道不如回家种地!

    这还真不是伙计们威胁商者的话。

    要知道如今种地跟跟过去大不相同了,有各种好使的农具,能使得他们开荒变得快捷省力。便是这开荒,朝廷都还有各种鼓励政令呢!再加上粮种上的改良,和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艺提升,使得农田里的粮食是有着跨越式的增长……

    那么当伙计们在店里做工的收入还远不如在乡下种地的话,他们又何必跑来这里受人指派做事呢?

    而且短时间里,人口也还是那么多的人口。

    商者对此也是十分清楚,因此他才愿意加多工钱。

    而这种情况,也不止是点心铺子里有出现,甘蔗商者可还有一家制糖工坊!此刻他便也跟着来诉苦:“你快别提了,我那工坊里的工人们也跟着涨了好些个工钱……”

    不仅如此,因着甘蔗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价格下滑后,蔗糖价格也下滑,至于里面的利润自然也跟着大幅度下滑。

    于是做这行生意的甘蔗苗都只能靠走量赚钱,而这量一多,生产环节所需的工人自然就得跟着增多,这便是比过去要多出来好些成本了。

    偏这时,工人们的工资还要再往上涨!

    “哎,这生意真的是越来越不好做了。”点心铺子的商者叹气道。

    蔗糖价格下滑,他那点心铺子里的一些点心的价格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说,还有街道上还多出了一些走街的小商贩。

    这在过去糖价甚为昂贵时,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可不是么……”甘蔗铺子的商者也跟着叹气。

    “……”

    俩人这般的凑在一块,互相诉苦了好一会,甘蔗铺子的商者才逐渐的折返回去。

    然后待回到铺子里,正好瞧见好些穿着普通的老百姓在里面购买甘蔗。他便赶紧笑着跑进了商铺里,过去帮忙……

    “这季节的甘蔗甜不?那当然甜了啊!我这甘蔗可是北地自产的,学的都是林大郎教的种植法子……就没有不甜的甘蔗!”

    “来来来,你可以尝试一下……”商者一面笑着解答客人的问题,一面接过伙计适时递过来的刀子,然后咔嚓两下,便将一根甘蔗砍半。

    然后商者再从砍半的甘蔗上,给店里挑选甘蔗的客人们一一砍了些许,好让大家都尝尝他这甘蔗的味道……

    这在过去,商者可绝没有这么舍得的。

    这批甘蔗的味道也确实如商者说的那般,比较甘甜多汁。于是客人们吃着很满意,自然也都或多或少的挑选了好些离去。

    待到终于将这一批客人送走,店里自是比较脏乱,伙计也没等商者吩咐,赶紧拿了扫帚过来打扫。

    商者则坐在柜台上数着刚刚收来的银钱,面上可算是多了几分真切的笑容了。

    至于之前的埋怨诉苦,其实也还好。

    还是那句话,虽单价利润远不如以前了,但是销量上却大幅度的增长了许多……所以走量便走量吧,生意其实还是做得下去的。

    第157章 底气

    农事班的学子们在外辛苦忙碌一整年,如今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归来,林立文自是要先给大家放个假。

    当然在放假前,林立文也没忘记先把他们的嘉赏给发了。

    虽说之前大家早就算过了,对嘉赏银钱的数目更是清楚。可真等银钱发放下来的那一刻,众学子们面上的笑容便怎么都压抑不住了。

    待到银钱发完,林立文还又给众人发了粮食等福利。

    因着这次福利发得有些多,林立文便早早的就给大家安排好了佃户驾着牛车送他们归家等事情。

    那些个农事班的学子们,揣着沉甸甸的银钱与各种福利,按照较为相近的地址自发自觉的组成一组坐上同一辆牛车。

    “你们那一组怎就能完成的这般好。”佃户在前面赶着牛车缓缓地前行着,后面坐着的三个学子此时已经聊了起来。

    虽这三名学子的住家相隔的比较近,但是当初分组时,他们却并未在同一租里。

    “是呢,你快与我说说你们那一组的种植……我们彼此交流一下。”另一名学子直接这般言道。

    随后,这三名农学班学子便就自己这一年在各自官田里的种植情况,相互进行了一番交流。

    一直待到牛车行驶到一名学子家所在的村庄时,瞧见下面行驶的居然是一条宽敞而又较为平整的马路时,大家突然就停止了之前的话题。

    “咦,这路比去年时竟然宽敞了许多。”一名学子更是因此惊讶的言道。

    “这路是修宽敞了些。”原本一直安静的赶着牛车的佃户,这时突然接话说道。

    虽说农事班的学子们是有一年未曾归家了,但逢年过节应发他们的福利,林立文都有安排庄子上的佃户驾着牛车给学子们送到其家里去。

    “路修好了,地里种的东西才好运出去。”佃户还又这般言道。

    “地里种的东西?”学子好奇的问道。

    “各种粮食啊,甘蔗啊,水果啊……这两年价格都还挺不错的。”佃户乐呵呵的这般言道。

    “那挺好的。”学子们听着也很是高兴。

    他们虽是在农学班里上学,拿的是薪酬,但是这年头谁家还没个十几亩的地啊!所以地里的农作物能卖得起价格,对他们来讲,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然后待到牛车稳稳的停在一座农家前,牛车上的一名少年便一边从上面拿着东西下来,一边冲着虚掩着门的屋子,欢快的大声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只是喊是喊了,虚掩着的门里却一直未见着有人出来。

    “竟不在家?莫不是去地里劳作了?”少年嘀咕道。

    “应是这样……”另一名学子言道。

    然后同坐的两名学子也都跳下牛车,帮同窗搬运牛车上的东西。

    “四郎,你回来啦!”这时一道惊喜的声音突然响起。

    只见被唤做四郎的学子家的隔壁屋里,此时走出来一上了年纪的老妇,她刚在屋里听到外面有人喊门,便才走出来瞧瞧。

    “二婶。”四郎忙笑着唤了老妇一声。

    老妇见着他大袋小袋的往下来,便主动说道:“你爹娘阿兄他们都去了镇子上的作坊做事,得天擦黑时才能归家。”

    “什么作坊?”四郎一脸的茫然。

    “他们去的是糖坊……”老妇简单的与他解释了一遍。

    他们这村子这两年甘蔗种植的比较多,所以去年年底,镇子上的一家人便办了一个制糖坊。

    而如这种镇子上的小作坊,招人通常都是一阵一阵的。

    最开始的时候,糖坊要的人也不多。但是在前些日子甘蔗进入成熟期后,糖坊那边能收来价格较去年更为便宜的许多甘蔗后,立刻便大批量的招工了。

    此时水稻已经收割完毕,地里的农忙基本过去了,于是村子里好些人便去那里寻短工做了。

    且他们这镇子上,如今除了糖坊,还有米粉坊,各种果酱坊……

    要说这个果酱坊啊,也是去年年底镇子上才有的。是商者们为了节省时下因运输不便而导致的路途上的各种耗费,他们便索性在一些果木较多的地方,开办个小工坊。将当地收来的水果,如柰和梨子等这一类的制作成果酱后,再运输回去。

    毕竟在制作果糖时和一些点心里所需的一些配料,所用到的果子也需得先将其做成果酱才可。

    在这般情况下,即便这些个工坊的规模都不算大,但需要招的工人便也不少。

    “银钱给的也不少呢!”老妇还言道。

    要知道在过去,百姓地里粮食不够食用,他们自然就无能力再去消费别的。所以在市场经济这一块,抛开跟民生必需品这一块的其余商品,消费的主力军便是贵人们。

    但贵人们再是如何的有钱,他们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如普通老百姓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方便以后阅读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129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129节并对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