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孺人 本章:第5节

    这段时间正是春种农忙日,也就是林立文前日被周夫子砸了脑袋受了伤,昨日大家才没赶早做事。

    林立泽一早也起来了,瞧见林立文,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昨天他被周夫子单独又留下来教导,没能跟着林老二和林杨氏一块回家。等到晚上回来时,林立文早洗漱上床睡觉了,两兄弟根本没碰面。

    古代乡下没灯也没任何娱乐项目,还一日只食两顿,林立文自然得早早爬上床。毕竟睡着了,肚子也就不会闹饿了。

    林立文大抵能猜到林立泽这会心里的想法,一个退学,一个入学,他这是怕做兄长的会心里生怨。当然,这事若不是换了现如今的自己来,这两兄弟还真就因此生怨了。

    林立泽低着头:“大兄,我……”

    “二郎,你等我一下。”林立文先一步开口,说完转身就跑去房间。再出来时,林立文手里提着一个木制的书箱。

    这个书箱里装的都是过去原主念书时用的一些书本笔墨,此刻被林立文一股脑的塞给了林立泽:“拿着,这些你应该都是能用得着的。”

    古代书本可不便宜,能省一点是一点。

    林立文还叮嘱他:“进了学堂后要好好念书。”

    这时候,再多的解释话都比不上林立文的这一番动作和一句叮嘱。

    林立泽抱着兄长给的书箱,脸红红的应道:“大兄,我一定会努力念书的。”

    林老头瞧着他们兄弟之间的这番互动,脸上也带了笑脸。

    收拾妥当,林立文拿着昨日做好的秧马,准备跟着林老头他们下田干活去了。

    一群人出了门,却是分成了两拨。

    一波是去田里干活的,一波就是林家二房三口。

    入学第一天,林老二还需陪着林立泽去学堂拜见周夫子,而林杨氏得赶紧去一趟钱老爷那里,把放牛的活给辞了。

    林家的田都靠近河边。

    或者应该说,这年代的田几乎都得靠近水源。种植作物中,水稻属于需水量较大的一种。在古代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能种植水稻。

    林立文跟着林老头他们走在去往田地的这一路上,收获了不少村民们的目光。

    前日林立文出的事早传遍了林家村,因着不是什么好事,当面来说的倒没有,可背地里议论这事的人却真不少。

    这会众人瞧见事件主人公出现,实在控制不住的往他那边瞧。尤其是当瞧见林立文拿在手里的秧马,有些人忍不住暗暗摇了摇头。

    大家只觉得林家大郎真就被养废了,上个学堂被夫子赶出来不说,现在下个地,他还得捎带条凳子!

    便是那大着肚子的孕妇,或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未见过像他这般干活的!

    最要紧的是,林老头和林老大他们还惯着!

    不像样啊,不像样!

    觉察到大家打量的目光,林老头心里就不怎么高兴了。其实出门瞧见自家大孙子拿上东西的时候,他就皱了眉。一直忍着没说,是想着林立文出了这么大的事,且这还是头一遭跟着他们下地。

    但到了这会,林老头还是低声对大孙子说道:“等会下了田,你把这东西放田埂上!”

    秧马是特意做出来的,林立文还指望它弄出个好效果,为自己取得大家的信服,以后能用铁来做新农具,怎么可能不用!

    林立文也不是没有注意到大家的目光,但他有信心,只需要等一会下了田,大家瞧见这秧马的好用之处了,到那时候只怕众人都得追着来问这东西。

    于是他跟林老头打马虎眼:“爷,我心里有数。”

    林老头还只当林立文把话听进去了,结果一到田里,脸一下就青了。只见林立文压根就没听他的话,把秧马放进了田里,人也坐在了那秧马上。

    这一幕引得附近田地里的众人纷纷抬眼瞧,还全都是一副看稀罕物件的好笑模样,林老头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也就是这会顾忌着在外面,否则林老头一准就训斥开来了。

    林老头脸色难看的抬脚往田另一头走去,打算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一脚踩进田里,一通忙活倒还真让他把林立文那边的糟心事给抛却脑后了。可就在这时,耳边突然听到一阵惊呼声。

    “咦,大郎怎的动作这般快!”发出这一声惊呼的,是紧挨着林家田地旁边的一个汉子。他也姓林,大名叫林东阳,只比林立文大三岁,但是辈分却是跟林老大一辈的。按照两家的亲缘关系,林立文还得唤他一声“阿叔”。

    林东阳嗓门大,这一声惊呼不仅引来了林老头的注意,附近地里的人也都听见了,再次纷纷抬眼往林立文这边瞧。

    却只见着秧田里,林立文坐在那“凳子”上,快速的拔着秧。一把秧苗拔到手放不下了,就见他从那“凳子”的前端抽出一根稻草,快速的把秧苗绑住。

    绑好的秧苗也不像众人那样放田里,而是跟稻草一样放在“凳子”前面空着的前端处。一直到旁边一圈的秧苗都被拔完了后,他这才把那些绑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往田埂上抛。抛完秧苗,再瞧着他双脚稍微一用力,那“凳子”就带着他往前滑行起来。

    一直滑到还未拔的秧苗附近,林立文双脚一点,“凳子”就停下来了,他再度开始拔秧。

    把林立文这一系列动作瞧下来,众人立刻就明白那“凳子”的好使之处了!

    要知道往常拔秧苗拔上一段距离,既要往后退几步去拿捆秧苗的稻草,又要往前行走。而秧苗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人踩在秧田里就跟踩在淤泥里一样,一踩一个大坑。不管是前行还是后退,都需要花费不小的力气。

    可林立文坐在那“凳子”上,不仅完全不需要那么辛苦的在田里踩来踩去不说,他还不用弯腰!

    下过田拔过秧苗的人都知道,拔秧是最费腰的。

    于是有人忍不住就问了:“大郎,你这坐着的是啥凳子?怎的这般好使?”

    林立文等的就是众人的这个反应!

    于是他停了下来,笑着跟大家介绍:“我把这个东西叫秧马,你们瞧我坐在上面,是不是有点像骑马一样?但这可不是凳子,是我特意想出来用作拔秧插秧时的一种农具……”

    介绍的时候,林立文是特意强调“农具”两个字的。为的不仅是让大家摆脱“秧马”造型跟凳子有一点相似之外,也为以后他再做出别的东西时,众人不至于像今天先前那样去想。

    在介绍秧马的时候,林立文还又示范了一遍秧马的使用。

    这下子,众人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更甚至好些人从自家田里跑过来,都围站在林立文最近的田埂上,瞧的双眼发光。

    等到林立文示范完了后,人群中有人又问道:“大郎,你刚刚说这个秧马插秧的时候也好使?”

    “那当然了!”林立文拿起屁股下面坐着的秧马,从秧苗田里走到旁边已经开整好,等待着插秧的空田地里。

    就着秧马上之前拔好的几捆秧苗,林立文再次给大家示范如何用秧马插秧。

    以往大家插秧,基本上一次是插两排,且边插边后退。而到了林立文这里,只见他人坐在秧马上,一次却能插四排!

    插完面前那一片空着的秧田后,再瞧见他双脚一用力,秧马竟然开始向后滑行了起来!同样滑上一段距离,林立文双脚再轻轻一点,秧马就停下来了。

    林立文还跟他们说道:“拔秧的时候,我们是要往前行,双脚就得往后使力……等到了插秧之时,我们是要往后退,双脚就得往前使力……”

    一番演示加介绍后,田埂上瞧着的众人站不住了。

    “哎呀,大郎,你快下来,让我来试试!”

    “先让我来吧,我腰不好使,正需要这个!”

    “我腰也不好啊……”

    不怪众人如此夸张的哄抢,实在是在亲眼瞧见林立文这一系列的操作过后,一个个的对秧马的好使是彻底信服了。

    省力不费腰不说,关键还能提速!而且保守估计,起码能提速一倍以上!

    林立文满意的看着众人的哄抢,正准备开口说话之时,忽然耳边响起一声呼唤。

    “大郎啊!”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林老头也从另一边的秧田走过来了。此刻也跟其他人一般,双眼发亮的紧盯着林立文屁股下面坐着的秧马。

    林老头:“你爷爷我的腰也不好啊!”

    第7章 秧马其物(二)

    待林立文把秧马让出来,林老头坐在上面就不舍得下来了。他还乐呵呵的吆喝相熟的村人过去瞧,让人家看他坐上面忙活,听他嘴里一个劲的在那炫耀:“哎哟喂,这‘马’好使!真好使……”

    这种话若是放在平时,少不得让听的人酸上几句。但这会,大家全都一脸笑容的跟着林老头一块夸。

    谁让他们是真眼馋这个“马”呢!

    而林立文这边呢,秧马给了林老头,他干脆主动跟大家讲起秧马的制作来:“制作秧马最要紧的,其实就是两个地方……其一是最底下那层,首选榆树或者枣树,方便田地里面来回滑行……其二是上面这部分,得选体轻的木制,比如楸木或者梧木……”(注1)

    “这些木头我家有!”林立文说完,人群里立刻有人就喊道。

    “我家也有……”

    主要是这几种木头都是村里常见的,大伙听说只需要这些木头就能制作出这般好使的木马,一个个的都兴奋了。

    至于怎么做的,秧马这东西还真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会点木工的,只需瞧上一眼就能做出个七八分来。甚至哪怕不会木工的,手巧一些,再稍微琢磨一下也差不离了。在古代还没什么专利保护,便是人家学了去也没地方说,这也就是林立文为什么会把制作方法跟大家直接说出来的原因之一。

    其二则是林立文想要打好村里关系。

    哪怕是在现代,在农村待过的都知道,越是乡下越需要人际关系。关系处好了,家里有点什么事,稍微吆喝一声,大家一股脑的就帮忙做了。关系要是处不好,如嘴角上的一些摩擦那都还是小事,背地里的各种小动作才更恶心人。

    更别说,这里还是古代。

    古代律法没有现代齐全,官府执行力更是没法比,将来还需要在这里开荒打下事业第一步的林立文也因此更重视在村里的关系。眼下能用一个简单的秧马,扭转大家对他的看法和拉进林家跟村里人的关系,对林立文来讲,简直是太值了。

    “整个秧马的制作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就这些了……”林立文还说道:“大家回去做的时候,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到时候也可以直接来问我。”

    人群一片哗然,谁也未曾想过一向来眼高于顶的林家大郎不仅大大方方的把秧马制作方法说了,态度还这般的和善,顿时让他们生出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大家顿时万分感谢:“要是真做出来了,可得好生谢谢大郎……”

    林老太,林老大和林周氏这会也是又惊又喜,不仅林老头和林立文那边有人围着满口的夸赞,就是他们这边也有。都是往日关系好的,一个个的满嘴也都是夸他们家大郎。

    “大郎真不愧是读过书的,从没下过地,也能想出这么好使的农具来……”

    这状况往日他们哪碰到过啊,林老大和林周氏又不是那种活络人,顿时就有点手足无措。还是林老太比较淡定:“我家大郎打小就聪明,就是嘴不大爱说话。有什么事,只自己偷偷琢磨……”

    其实是以前的原主自持读书人身份,看不起村里人,觉得人家都是一群泥腿子,不屑跟他们说话。不过这会,村里人都深觉林老太说的对。

    瞧瞧,多好的林家大郎啊,以前会被大家误会成那样,都是因为他嘴不太爱说话了点。

    有了早上这一出,干完白日的农活后,当天下午就有人回去捣鼓起秧马来。

    大家都是第一次制住秧马,少不得就得去林家询问。而林立文也像他早上说的那般,甭管是谁来问,都获得了他仔细的回答。

    当询问的人实在过多时,林立文索性喊了林老二过来帮忙。毕竟昨晚上林老二有帮忙做过秧马,他也算有经验了。

    于是众人将林立文和林老二围了起来,由林立文进行口头上的指导,林老二来演示实际操作。

    在林立文教授众人时,林老头和林老大他们也在跟着一块学。他们家现如今也才一个秧马,白日的时候大家轮流着使用了下,感受了一把秧马的好使后,最后大半的时间还是归了林老头和林老太。所以明日下田的时候若想全家都能用上秧马轻省点,今晚必须得连夜赶制出来才行。

    于是这一晚,林家灯火亮了足足大半宿。一直到夜深,且顾着明日白天还需下田干活,众人这才陆陆续续的从林家离开。

    第二日,村里就有不少的人都在田里用上了秧马。

    坐在秧马上忙活的众人,还没觉着有多累,眼前一大片的秧苗就被拔完了。也不只是拔秧的,插秧的也一样。只觉得自己也就是动了几次秧马,秧田里就被插了一大片秧苗。

    等一日忙活完,有那家里水田较少的村民便发现,自家往年需要两三日才能忙活完的秧田,在有了秧马后,竟只花费了一日就干完了。

    像是一些家里水田多的就更惊喜了,因为他们的水田越是多,就越能感受到秧马的好使之处!


如果您喜欢,请把《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方便以后阅读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5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第5节并对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