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陈云深 本章:第110节

    露珠便斥道:“这赵贵妃当真是贪得无厌,这些日子,她们姑侄假借节俭用度的名义,不知克扣了多少银子,全都肥了自己,还嫌不足,竟又生出这样的主意来!后宫的份例本就减了许多,又要备办厚礼,真叫人不要活了!”

    苏若华面沉如水,问道:“这件事,太后娘娘知道么?”

    芳年回道:“奴才打听了,太后娘娘是知情的。”

    苏若华便问道:“那太后娘娘怎么说?”

    芳年答道:“太后娘娘非但没有申斥贵妃娘娘,反倒对身边人说起,贵妃孝心可嘉。”

    苏若华听闻此言,不由笑了一声,将手中的燕窝碗放在了炕几上,徐徐说道:“本宫明白了,赵太后是想风风光光的大办迁宫事宜,以来彰显自己地位尊崇。皇上追封了生母为圣母皇太后,赵氏一族难免心有不安。所以,赵太后将迁宫之事看的如此重要,好来向全天下人明示,她才是真正的太后娘娘。赵贵妃此举固然跋扈,但能震慑六宫,也算合了她的心意。”

    芳年低声道:“娘娘,那这两口玉瓶,可合适?”

    苏若华赞许的看了她一眼,这丫头很知进退,话不多,看事情倒是分明,一张口便是落到关节上。

    太后贵妃身份尊贵,她们如何行事,不是一个宫女能指摘的。作为一个奴才,所能做的,便是尽全力的辅佐自己的主子。

    她是怕这两口玉瓶并不值一千两银子,而被赵氏拿住了把柄,但又不好直言出来,反令苏若华尴尬。

    苏若华淡淡一笑:“单说这料子,的确不值那么多钱,但一对瓶子,且是名家所雕,价值便翻了一倍。何况,这是御赐之物,本宫将它们转赠给太后,谁敢说不好?”

    芳年听了,抿唇一笑,颔首不语。

    献礼之事,在宫中闹得沸沸扬扬。

    阖宫上下对于赵氏这对姑侄早已满腹怨言,如今又弄出来这件事来,真如露珠所言,叫大伙都不要活了。

    有人想要面圣,求皇帝来主持公道。

    然而皇帝政务繁忙,除了赵贵妃外谁也不见,这些人连皇帝的面也见不着。

    众妃嫔无奈之下,只得再来求翊坤宫,虽明知赵贵妃不待见贤妃,趋附贤妃,或许要被赵贵妃刁难。然而,形势已至如此地步,赵贵妃再不满,难道还能把大伙的宫份全停了不成?横竖,贤妃也是妃位上的主子,虽错赵贵妃一等,但也不差什么了,何况她还身怀有孕。

    于是,翊坤宫原本清静的门庭,忽然热闹起来,每日来求见问安的人,几乎将门槛也踏破了。

    露珠甚而还玩笑道,自从主子有了身孕,宫里的茶叶便不见下了。这才几日功夫,都要喝光了。

    这段日子,钱家的处置终于下来了。

    三司与钱书同及其党羽定了二十条大罪,条条落在了实处。

    赵太尉及其党羽,更趁势兴风作浪,与钱家罗织了许多罪状。

    此刻的钱书同早已下了大狱,其族中弟子也大半被捕,钱氏一族早已无力自保,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抄家灭族的死路。

    陆旻并未采纳赵氏所捏造的罪证,横竖钱氏已入死局,也不必再多做手脚,日后落人话柄,乃成后患。

    八月十日,皇帝下旨,钱氏上衔天恩、不思回报,结党营私,贪墨朝廷税银、鱼肉百姓、大逆不道,阖族上下,不分男女老幼,发往边关,与披甲人为奴。

    至于党首钱书同,刑部原本奏请斩首,但陆旻念其是两朝老臣,曾经也算有功于朝廷社稷,且年老体衰,不忍动以极刑,遂赦免了其死罪,与其家人一道发配边关。

    原本京城望族的钱氏,就这般呼啦啦大厦崩塌,顷刻间分崩离析。

    京中茶馆的话题,都是钱氏的案子。

    对于民间百姓而言,这些权贵身上的事,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寻常芝麻粒大小的事都能嚼上许久,何况是这样的惊天大案。

    钱氏一族败落,朝中便再也没了能与赵氏争衡的世家大族。

    一时里,赵氏风头无两,后宫太后与贵妃占尽风光,前朝以赵太尉为首的赵氏族人更是横行无忌。

    无论前朝后宫,嫔妃与文武百官,皆是满腹怨气,一触即发。

    赵贵妃严令众人重金献宝,以庆贺太后娘娘的迁宫大喜。

    群妃无路可投,只好求助于贤妃。

    苏若华面上不动声色,暗中使人传了话,如若谁要生财的门路,可以来翊坤宫。

    银子,她没有,但是想要靠自己的本事赚银子,那还是可以的。

    之前牛刀小试,填充了香料的香囊,在京中极为走俏,每逢上市便被人哄抢一空,价格越炒越高,甚而一枚掐金丝香囊已卖到了二百两银子一枚。只因每次到货,只有二三十枚这样的香囊,物以稀为贵,又是个俏货,自然越卖越贵。

    露珠与春桃都不解其意,私下曾问苏若华,何不索性借银子给那些嫔妃,也算卖个人情。

    苏若华笑了笑,说道:“一则,本宫虽然宽裕,但手中实在没有那么多银子能一一周济。本宫借了一个,就会引来十个,翊坤宫岂不成了善堂?借了张三,借不借李四?借了这些昭仪婕妤,借不借美人才人?本宫哪里能拉的了这么多人,一个不周到,就要落人埋怨,吃力不讨好的。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你们也该懂。她们自食其力,不会拖累本宫,反倒还会感谢本宫给了她们这个门路。”

    果不其然,起初只有些低位分的嫔妃肯来做事,那些婕妤昭仪们,自恃主子,不肯屈尊降贵,做这些奴才才做的活计。然而拖了几日,实在筹集不到银子,渐觉火烧眉毛,身边伺候的人看着别人的奴才跟着主子去翊坤宫做事,多少也能有些油水,也都眼红起来,竭力撺掇。于是一来二去,后宫大多数的嫔妃都偷偷摸摸去了翊坤宫。

    数日之间,宫里多了许多偷偷摸摸的人。

    这些妃嫔做了几回,发觉收获颇丰,不止献礼的银子有了着落,自己也能过得宽裕些了,便对贤妃越发感恩戴德起来,只觉贤妃当真是神通广大,什么办法都有。

    如此,正合了之前苏若华的预料。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过了八月上旬, 天气依旧炽热如火,让人没有片刻喘息的时候,唯独傍晚时分, 方才能有那么些许凉风。

    钱氏大案之后连着就是赵太后迁宫事宜, 前朝忙碌不已,自八月起陆旻便再未踏进后宫一步。就连赵贵妃, 去养心殿十次也有九次被挡了出来。

    长日无聊, 她想找几个嫔妃过来消闲解闷,但因平日为人着实太差,无人肯来接近,只好一日日闷在宫中, 拿底下人出气。

    承乾宫的宫女太监,除了吟霜红珠这样有体面的大宫女,底下没有不含恨的, 只是畏惧赵贵妃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这日过了晌午头,赵贵妃一觉起来, 心血来潮, 忽想到寿康宫后面的小佛堂瞧瞧。

    赵太后曾放了话,这小佛堂并所有的姑子,待迁宫之后,一并搬入慈宁宫,赵贵妃想去看看事情筹备的如何。

    贵妃放话,下面免不得一番折腾。

    大热的天, 宫女太监们顶着烈日,抬着赵贵妃一路到了寿康宫。

    宫门前下辇,守门的人见她来了,忙进去通传,少顷出来回复道:“贵妃娘娘,太后娘娘此刻正在后面礼佛,不便见人,请您到正殿稍作休息。”

    赵贵妃笑道:“姑姑什么时候这等虔诚了,大中午头的,也要礼佛诵经。罢,本宫这会儿过来也不是为了见姑姑,倒是想瞧瞧那小佛堂收拾的怎么样了。姑母如今这等看重礼佛事宜,迁居之事本宫自然要上心。”言罢,便迈进门槛。

    赵贵妃在寿康宫也是走的熟了,也没人敢拦她。

    行径西偏殿时,赵贵妃只觉那殿中飘出一股子浓郁的药味儿,又见廊下角落里倒着许多药渣,不由眉头一皱,问道:“这老太妃敢是病了?”

    引路的宫女回道:“贵妃所猜不错,恭懿太妃已病下好好几日了,太医来看过,只说热伤风,然而吃了许多药下去,也不见个起色。”

    赵贵妃笑了一声:“想是闲的了,蓄意弄出这些病来,好叫皇上为她着急罢了。姑母迁宫大喜在即,谁有功夫管她的闲事。真是病也不知道挑时候!”说着,又一撇嘴道:“这老太妃当真是没福,姑母迁到了慈宁宫,这寿康宫可不就剩她一人了?她独个儿居住偌大一间宫室,还不是自在舒坦?倒生起病来,可见是个福薄的。”

    领路的宫女是太后身侧的人,平日里见多了太妃对太后的做小伏低,也不将这位太妃娘娘放在眼里,赔笑附和道:“贵妃娘娘说的极是,太后娘娘就是心地慈善,忙着迁居事宜,抽空子还要打发人去问候两声。这太妃娘娘不早些好起来,为太后娘娘庆贺,那可当真是辜负了太后娘娘照拂美意。”

    说着话,便走到了正殿。

    寿康宫的正殿,殿阔地厚,殿上又安放着巨大冰盆,自是别有一番清凉。

    赵贵妃坐下,便有宫人送了瓜片过来。

    她喝了半盏,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便向身侧服侍的红珠道:“你陪本宫到后头去瞧瞧,本宫记得后院侧间有一尊琉璃佛塔是姑母心爱之物。这段日子人多手杂,别叫那起毛头小子给碰坏了。”

    红珠问道:“娘娘,这太后娘娘正在后面礼佛,不喜人去打搅,此去是否合适?”

    赵贵妃摇头道:“不妨事,咱们又不去小佛堂。再说,本宫可是姑母的亲侄女,旁人不能罢了,难道本宫也不能么?”

    红珠听了这话,也觉有理,便再没多言,陪着赵贵妃往寿康宫后院行去。

    一路过去,倒也没碰见什么人。

    踏进后院,四处静悄悄的,竟无一人侍奉看守。

    赵贵妃心中疑惑,说道:“这人都死哪儿去了?姑母身边的宫人,也这样没有规矩了不成?”

    说着话,赵贵妃便走到了廊上。

    行经小佛堂时,赵贵妃只听门中隐隐传来些男女低声笑语,还伴着些许喘息吟哦之声。

    赵贵妃当了三年的妃子,实则还是个大姑娘,听得稀里糊涂,只暗道:“难道姑母生病了不成?却又不像。”

    红珠却听了个面红耳赤,半晌忽的又脸色煞白,不由掩住了口,向贵妃压低了声道:“贵妃娘娘,咱们快走吧。太后、太后娘娘会……会杀了奴才的……”说着,竟扭身就跑,也顾不上什么礼数尊卑了。

    赵贵妃越发摸不着头脑,一面下了台阶,一面斥道:“你这丫头,有鬼吃了你似的,跑什么!”

    红珠失魂落魄的向外疾走,迎头却撞上了朱蕊。.

    朱蕊穿着一领淡色衣裳,面上未涂脂粉,露出一张雪白的脸蛋,烈日下头,恍如鬼一般。

    红珠见了她,惊叫了一声,又捂住了口。

    朱蕊的脸色比红珠更差,向着赵贵妃福了福身子:“贵妃娘娘,太后娘娘此刻正在礼佛,不便见客。”说着,斜斜看了红珠一眼,又道:“这丫头如此大呼小叫,言行失态,恐要惊了太后娘娘。她的过犯,当由太后娘娘亲自发落。奴才斗胆,请贵妃娘娘先往正殿歇息,这婢子就留在此处。”

    红珠脸上顿时血色尽失,扑通一声跪在了贵妃跟前,口张了几张,却说不出话来。

    赵贵妃却并不敢替她求情,她知晓姑母对于朱蕊的信任看重,远胜过自己这个侄女。甚至于,朱蕊还能替太后训斥管教自己。

    朱蕊发话,她不敢争辩什么。

    当下,赵贵妃自己往前殿去了,抛下了红珠。

    红珠瘫在地下,仰头看着朱蕊,仿佛在看一尊罗刹。

    苏若华午休起来,在偏殿之中同几个交好的嫔妃喝茶谈天。

    她本性温柔和气,即便贵为贤妃也从不摆什么主子架子,人便都爱往她这儿来。

    座中颇有几个风趣健谈的嫔妃,聊起往日见闻轶事,将大伙逗的笑声不断。

    如此一个夏日午后,陆旻虽不能过来相伴,倒也不觉寂寞。

    正在谈笑之中,露珠从外头端了一盘荔枝进来,放在桌上。

    苏若华便让众人道:“今岁的新荔枝,姐妹们也都尝尝。”说着,吩咐露珠分给众人。

    几个嫔妃都有些不好意思,其中有一个王婕妤,性格倒是活泼大方些,径直拿了一个,笑道:“贤妃娘娘好意,嫔妾却之不恭了。嫔妾听闻,这些荔枝还是岭南将荔枝树挖出,栽在盆中,由漕运送入京城,所以才有这么些鲜荔枝。这些果子十分贵重,每日采摘几颗,落果几颗都是有数儿的。到底还是贤妃娘娘得皇上意些,旁人那里,哪有这样新鲜珍贵的果子?”

    另一人听着,便接口道:“嫔妾也听说了,今岁荔枝歉收,送进宫来的也就格外的少。除了太后娘娘、皇上那儿,整个后宫也就贤妃娘娘这儿有了。咱们姐妹,也是托赖着娘娘沾个光儿。”

    有人便提醒道:“刘才人,贵妃娘娘那边也是有的。”

    刘才人恨她哪壶不开提哪壶,横了她一眼,斥道:“这能一样吗?贵妃娘娘宫里有,贵妃娘娘自个儿享受啊。对咱们姊妹来说,那不跟没有一样?谁像贤妃娘娘一般,菩萨心肠,有些什么好的,也还都惦记着咱们。皇上也真是的,放着这么好的娘娘不心疼,倒把那个赵贵妃放在心坎上,真是有眼无珠!”

    先前那人似有几分害怕,劝道:“刘才人,你在这儿说说也罢了。出去可得忌讳着些,仔细隔墙有耳。”

    刘才人倒越发激动起来,将手一扬,高声斥道:“我怕什么?!我的宫份,已被赵贵妃扣了七成了!若不是贤妃娘娘肯给口饭吃,我那儿的人都要饿死了!有本事,她倒是把我的宫份扣光了!索性,索性将我也赶出宫去罢了!”

    王婕妤看她闹得不像话,便出言制止:“刘才人,慎言。贤妃娘娘怀着身孕,这般大呼小叫,仔细惊了娘娘。”

    刘才人猛地一惊,忙起身向苏若华赔罪。


如果您喜欢,请把《艳宠》,方便以后阅读艳宠第11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艳宠第110节并对艳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