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陈云深 本章:第77节

    皇帝不肯涉足后宫,这些女人只好自己寻些事来做。

    李选侍入内向淑妃与童才人见礼罢,淑妃扫了她两眼,一时并没赐座,只问道:“李选侍今日来的倒早些,想是闲了?”

    这话中暗含讥讽之意,李选侍听了出来,也没放在心上,含笑说道:“论理,娘娘操劳宫务,嫔妾自该早些来帮衬侍奉。只是嫔妾昨日听闻朝廷除了一件大事,河南竟发了旱灾,皇上为此忧心不已。嫔妾虽是后宫女眷,但亦想出一份力,便连夜作了一篇《祈雨赋》,为咱们大周祈福,今儿一早送到了太和殿。皇上看了,一高兴便赏了嫔妾一方松烟墨,倒是意外之喜。”

    李选侍这番作态,实在不登大雅之堂,然而这话里的意思,却令淑妃与童才人顿时怔住了。

    淑妃一时没有言语,童才人脱口而道:“皇上竟收了你的东西?”话才出口,她便觉此言有些不合适,又描补道;“皇上如今这般忙碌,谁也不见,竟愿意见妹妹,可当真意想不到。”言罢,她看了淑妃一眼,蓄意说道;“足见,皇上对妹妹还真是高看一眼。”

    李选侍原是得意非常,但听童才人说起皇帝愿见自己时,便有几分气短,说道:“嫔妾去时,皇上正用早膳,并没有见嫔妾,只是将嫔妾的文章呈送进去,之后便赏赐了嫔妾一方松烟墨。”

    童才人没有言语,只看着淑妃。

    淑妃将手中的团花白瓷茶碗轻轻放下,微笑道:“虽如此,皇上对妹妹也是一番嘉奖之意。皇上素来勤于国政,妹妹竟有这番心思,得了皇上的青眼也是情理之中。妹妹生的又好,性情也和顺,只要皇上愿见妹妹一面,得宠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你便好生预备着吧,说不准,今晚皇上就会点你去侍寝了。”

    李选侍听了淑妃的话,几乎心花怒放,狂喜之下已忘了忌讳,满口子说道:“娘娘谬赞了,嫔妾算个什么。倘或皇上当真宠幸了嫔妾,嫔妾一定向皇上举荐娘娘。”

    童才人听了她这么一番颠倒上下、惊世骇俗的言语,欲笑又不敢,只频频那手帕擦拭口鼻以作遮掩,又偷偷打量淑妃。

    淑妃倒是泰然自若,仿佛并不生气,浅浅一笑:“那么,本宫可就等着妹妹提拔了。”

    李选侍忘乎所以,连连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淑妃笑了一下,吩咐秋雁道:“去将去岁母家送进宫来的那支芍药海棠遍地红珊瑚流苏取来,本宫赏赐给李选侍,算是提前为李选侍贺喜。”

    秋燕答应了一声,便往后面去了。

    李选侍连忙下拜,谢淑妃的赏赐。

    淑妃和颜悦色道:“妹妹不必如此多礼,你若晋幸了皇上,也是一件好事。后宫满园春色,却令那苏若华一枝独秀,委实说不过去。你好歹是皇上的正头嫔妃,你若率先有孕,可大大好过那个苏若华有了。妹妹还当奋力向上,怎么说,咱们也不能总让一个下贱的奴才,骑在咱们脖子上。”

    李选侍被淑妃三言两语捧的云里雾里,早已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只当自己已是宠妃了,浑身骨头都轻了三两。

    片刻,秋雁将那支流苏发钗取来,先请淑妃看过,方才双手送到李选侍跟前。

    李选侍看了一眼,只见一支极精致华贵的流苏,上面的海棠芍药是以珊瑚雕刻之后发丝缠绕在钗头上的,样式繁复,甚是妖娆。她出身寻常小官人家,从未得过如此精致奢华的首饰,自然满心欢喜,连忙接了过去,再次拜谢淑妃。

    淑妃笑道:“好了,本想留妹妹再说一会子话,然而本宫这里事情实在繁多。太妃娘娘适才还打发人来说,后个儿想在棠雪苑赏花,本宫还得布置,实在分身乏术,就不同妹妹闲话家常了。”

    李选侍倒也识趣儿,便告退了。

    李选侍走后,童才人说道:“娘娘对此事如何看法?”

    淑妃不答,只笑睨了她一眼,说道:“你昨儿就看出端倪来了,竟舍得让这个李选侍拔了头筹?”

    童才人淡淡说道:“李选侍为人莽撞轻浮,皇上是不会看上她的。嫔妾昨儿去教她,不过是为了要拿她投石问路罢了。”

    淑妃微微一笑,说道:“李选侍固然莽撞轻浮,但苏氏出身低贱,原不配伺候皇上,皇上不过是一时被她迷惑住罢了。本宫适才也说了了,李选侍能得宠,总好过那个苏若华一直霸占着皇上。”

    童才人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的问道:“娘娘是打算抬举她么?”

    秋雁替淑妃重新倒了热茶,淑妃端起茶碗吃了一口,方说道:“你也好,她也罢,于本宫而言都可以。如今当务之急,是除掉那个苏若华。哪怕一时不能惩治了她,也得打消了皇上对她的宠爱。只有满园皆春,那少了一朵花,皇上也就不会察觉了。”

    童才人咬唇不语,双手紧绞着帕子,半晌起身向淑妃告去:“娘娘,嫔妾那边还有些杂务料理,便先告退。”

    淑妃微微颔首,看她出去。

    屋内顿时一空,只余这主仆二人。

    秋雁便问道:“娘娘,皇上当真会看上那个李选侍么?”

    淑妃神色微有些懒散,淡淡说道:“能否看上,那得看李选侍自己的本事。但既有了这个由头,下面的文章就好做些,毕竟见面三分情。”

    秋雁疑惑道:“然而,上回她在听雨楼外唱曲,皇上连她的面都没见,就给撵了回来,还叫李公公押着她来娘娘跟前唱曲以示惩戒。她这一次,就能成么?”

    淑妃说道:“不可同日而语,那一次皇帝正和苏若华在楼上亲亲我我,为了讨苏氏的欢心,当然看不得有人来碍眼。可如今他二人生了嫌隙,那就另当别论了。”说着,她冷冷一笑:“只是近来,童才人竟想作壁上观,坐收渔利。她也不想想,她不过本宫手里的棋子罢了。倘或她不肯为本宫出力,那本宫大可扶持别人。到那时,连半分雨露,她也别想分了。”

    秋雁颔首称是。

    童才人出了翼云阁,急急的回了居所,吩咐琳琅铺排文房四宝。

    琳琅侍奉着,疑惑道:“主子,这李选侍才送了一篇祈雨赋去,您这再送,会不会有东施效颦之嫌?”

    童才人听着,沉吟道:“你倒是提醒了我,我竟疏忽了。”言罢,微一思索,看着桌上果盘中放着的削皮刀,她心生一计,拿起刀来向着细嫩的手腕便是一划。

    柔嫩的皮肤顿时皮开肉绽,鲜血横流。

    琳琅被吓得魂不附体,慌慌张张就要取金疮药来,拖着哭腔道:“主子,您有什么想不开的,何苦这般作践自己!”

    童才人脸色微白,忍痛笑道:“无妨,我就是要取血为墨。”言罢,径将血水递入砚台之中。

    苏若华一夜未曾睡好,起来时微微觉得有些头痛。

    芳年来服侍她穿衣梳洗,看她气色不佳,眼下甚而有了乌青,十分担忧道:“姑娘,可是身子哪里不适么?不若,待会儿奴才请太医过来?”

    苏若华正欲说话,却扭头呕了起来。

    芳年连忙替她捶背,又端来清茶与她漱口。

    苏若华吐了一阵,没能吐出什么,只干呕了些清水,接过茶漱了口。

    芳年看着她这副模样,原是十分焦急,却忽然想到了什么,惊喜道:“姑娘,莫不是……”

    苏若华微微一笑,缓缓摇头道:“癸水才过,怎会有喜?不是,我只要夜里失眠,隔日就会干呕,没事的。”

    芳年听着,颇有几分沮丧,几乎所有人都盼着若华姑娘快点传出好消息来。皇帝不肯亲近旁人,而大周不能没有储君。虽则她承宠时日尚短,一时没有喜讯倒也寻常,只是大伙都太过期待了。

    再则,如今这个僵局,倘或姑娘怀了身子,皇上必定龙心大悦,两下见了面,这扭结自然也就解开了。

    苏若华看着芳年那遮掩不住的失望神色,也轻轻叹了口气。

    她哪里不想早日有孕呢,甚而可以说如今的周朝后宫,她是独承雨露恩泽,然而这种事到底还是急不得。

    来与她诊脉的太医也曾说过,她身子康健,正是最适宜妊娠的年纪,又是宜男相,只待时机成熟,必定会有孕。

    至于几时才是时机成熟,那就要看老天几时开恩了。

    芳年神色怏怏的替她梳头,苏若华看着镜中她那丧气的脸,不由笑了笑。

    她自奁盒之中拣了一支玉钗递给芳年,忽的瞥见之前陆旻托李忠送来的那支并蒂菱花玛瑙银钗。

    苏若华拈起那枚钗子,看着出了会儿神,问道:“昨儿晚上,皇上……”

    她话未说完,芳年连忙说道:“姑娘放心,皇上昨日是独自歇在太和殿的,不曾招幸谁。”

    苏若华却笑了,说道:“皇上要不要招幸谁,都是情理之中。这满后宫的女人,都是等着伺候皇上的。”口中虽是这样说着,心里却隐隐的欢快着什么。

    正在此刻,露珠急匆匆进来,说道:“姑娘,不好了。今儿一早,李选侍送了一篇《祈雨赋》到太和殿。”

    苏若华听闻此事,一时没有言语。

    芳年斥道:“那个什么李选侍,可是听雨楼外唱曲的?前回被皇上整治的还不够,这老毛病又发了!凭她送什么,皇上都不会理睬的。”

    露珠却猛摇头道:“非但不是如此,皇上收了她的文章,还赏赐了一方上好的松烟墨给她,说嘉奖她心系国家。”说着,便恨恨骂道:“听闻她这会儿在外面四处招摇,炫耀皇上赏赐她的好墨。皇上也真是的,什么《祈雨赋》,分明都是她勾引献媚的手段,也看不出来么?!”

    芳年却俯首在苏若华耳畔劝道:“姑娘,这是李选侍是看见您与皇上有了嫌隙,所以才想趁虚而入。昨儿的情形,奴才看在眼里,皇上对您还是十分看重的。只要您往太和殿走一趟,在皇上跟前服个软,皇上保准谁也看不到眼里了。”

    苏若华笑了一下,眼眸之中却上一片清冷,她说道:“你们大约都忘了,我不过是个掌事宫女。李选侍才是皇帝正经的嫔妃,她讨好献媚于皇帝,才是理所当然。你们这样骂她,不是颠倒了么?”

    露珠焦虑道:“姑娘,您说的轻巧,这皇上若当真宠幸了她,又或宠幸了谁,那岂不是……岂不是给人钻了空子!”

    苏若华淡淡说道:“倘或当真如此,那也是皇上放了钻子让她们钻。”说着,向她二人一笑:“你们也不必再劝了,我是不会去太和殿的。”

    露珠与芳年听她如此说来,只好不再劝了。

    两人虽焦心,但主子不着急,她们也只是瞎着急。

    苏若华却紧紧的捏着那枚银钗,握的如此牢固,仿佛那银钗已黏在了她的掌心之中,她眯细了眼眸,在心中默默忖道:七郎,这一遭,我是不会去哄你了。

    如此,两人便就僵了。

    陆旻在太和殿会见外臣,又或批阅奏章,午膳、晚膳都在太和殿。期间打发李忠回去取了几样东西,苏若华没有过问,倒是露珠、芳年及春桃三个上心,追问李忠情形。李忠却只是摇头,什么消息也没有。

    苏若华面上的身份依旧是御前掌事宫女,她留在乾元殿处置日常事宜,足不出户。后宫虽议论纷纷,一时也没人敢到乾元殿来侵犯撒野。

    这一晚,陆旻照旧安歇在太和殿,倒是没有招幸嫔妃。

    可笑那李选侍,白白企盼了一日,夜里又是沐浴熏香,又梳妆打扮,将自己精心收拾了一番,到了晚上竟再盼不来那招寝的消息。

    她按捺不住,竟派了人到太和殿使银子打探。

    李忠怎会不知这些事情,揣摩着皇帝心意,指使下面的小太监,没收她的银子,反倒排揎了她一顿,就说:“选侍,皇上嘉奖您为国之心,才赏赐您那方松烟墨。这灾情尚未解除,皇上哪儿来的心思宠幸嫔,就连最喜爱的若华姑娘,这两日都没见了。您这上赶着来侍寝,皇上就要疑心您送那篇《祈雨赋》的真实用心了。”

    三两句话,将那人打发了回去。

    这人回去见李选侍,尽数转述给李选侍。

    李选侍被羞的脸上青一块红一块,一肚子的气没处撒,偏偏涮了她的人是皇帝,她又无可奈何。在屋里发了一会儿脾气,只好倒头睡去。

    第二天,因恐被人嘲笑,她便称病不出了。

    然而,这翌日,玉泉宫又出了一件新鲜故事。

    童才人将一篇以己身鲜血书成的《龙王经》送入千佛殿焚烧,向上天祷告,以求降雨。

    此举,震惊六宫。

    太后与太妃都亲自褒奖了童才人一番,贵妃、淑妃皆有赏赐。

    而皇帝,除却一份丰厚的封赏外,却再无表示。

    然而饶是如此,也令群妃眼红,一时里六宫祈福成风,有发誓念诵千遍经文的,有许愿天不降雨便不再如荤的,亦有绣求雨经文的,竟还有嫔妃散了发髻,绕着长街高诵“天佑大周”的。

    好端端的一处行宫,竟成了一个诵经礼佛的道场。

    第七十五章

    玉泉宫好一番热闹, 嫔妃们竞相祈福诵经,也成了一道难得的景致。

    然而这番热闹却并没能打动皇帝的心肠,除了口头褒奖并循例的赏赐外, 众连皇帝的面也见不着。

    虽如此, 这些一心讨宠的女人,只当此举奏效, 越发卖力起来。

    而陆旻在太和殿里, 每日为如何周转调拨银两发愁,国库已调拨了许多过去,到底不能足够。除却安抚百姓,以度灾年, 陆旻今岁更想于旱情各地广开蓄水池,于涝区兴修河堤。黄淮地区,旱涝交替, 总是周朝统治者的一块心头大。陆旻曾召集工部、户部官员商议此事,要拿出个一劳永逸的对策。众臣子议论了许久,除却大修水利工程外, 并无良策。然而这等巨大工程, 耗费人力物力无数,虽是好事,但如若调度无方,反倒易激起民变。

    陆旻正为此事焦头烂额,忽听殿外有人高诵佛号,他暴躁不已, 大喝道:“这是什么,如此胆大,敢在太和殿外这般喧哗!”

    李忠忙出去看过,回来报道:“皇上,这是花才人在外为国祈福,所以如此诵经。”

    陆旻怒道:“既要为国祈福,诵经为何不去千佛殿?!绕着朕办公的大殿吵嚷不休,是何居心!”

    李忠回道:“皇上,这花才人说她在佛前发了宏愿,要围着太和殿绕九十九圈、念诵八十一遍求雨经文,所以才如此行事。”


如果您喜欢,请把《艳宠》,方便以后阅读艳宠第7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艳宠第77节并对艳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