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陈云深 本章:第42节

    原来今天是上朝的日子,苏若华暗暗腹诽,今日有大朝会,昨儿晚上还要胡来。

    这男人的精力倒也真旺盛,折腾了半宿,今儿一早还能起来,自己却倒头一觉睡到这会儿。

    看着跪在地下替自己穿鞋的芳年,嘴角那暧昧的笑意,苏若华脸上晕红更甚,忍不住心里把陆旻又骂了一通。

    穿衣起身,才下地,她便觉身上乏力,尤其两条腿更是酸困的厉害。

    不想让人看笑话,苏若华强撑着无事,洗过脸便坐在了梳妆台前。

    照旧是芳年替她梳头,低声问了一句:“姑娘,今日想梳个什么发髻?”

    苏若华微微一顿,如今她已不再是未嫁的姑娘了,再梳辫子,似有些不妥,想了想便吩咐道:“梳个随云髻罢。”

    芳年少言语,点了点头,便她梳理起发丝。

    苏若华自镜中看着,见她双手上下翻飞,乌黑的发在她指间灵活宛转,便问道:“你梳头倒且是娴熟,以前是做什么差事的?”

    芳年低声说道:“奴才以前,是服侍文淑皇贵妃的。”

    苏若华微微一惊,先帝在世时,这位文淑皇贵妃也曾宠冠六宫,入宫不过是个才人,短短数年之间,便一跃成为皇后之下的第一人。但在其小产,及女儿灵韵公主病故之后,性情大改,对先帝心生怨怼,时常口出愤懑之言,因此遭先帝厌弃。一日清晨,服侍的宫人请起时,惊觉文淑皇贵妃自缢于寝殿之中。

    因文淑皇贵妃死的难堪,此事在宫中讳莫如深,苏若华服侍慧妃那会儿,也曾告诫叮嘱宫人,对此事三缄其口,不准议论,以防惹祸上身。

    只是当年皇贵妃死后,她身边的宫人便都散了,也无人追问去处。没想到,如今眼前就站着一个,正替自己梳头。

    苏若华敛下心中的惊骇,微微一笑:“服侍过前皇贵妃的人,自然是心灵手巧了。你能来替我梳头,我倒觉着面上光彩呢。”

    此不过是随口的人情,芳年却忽然轻轻抽噎了起来。

    苏若华讶然,问道:“怎么了?”

    芳年揉了揉眼睛,笑道:“没有,奴才只是觉得,姑娘待人真和善。自从文淑皇贵妃出事之后,奴才在宫里总被人看不起,时常有人在背后说奴才晦气。姑娘受皇上这般爱重,却不嫌弃奴才。奴才心里很是感激。”

    苏若华没有接话,她照了照镜子,只见芳年梳的随云髻甚是齐整,鬓边抿的十分光洁,一根杂发也无,且细微处略有改动,似是随着自己的脸型做了修整,更显灵动温婉,不似旁的梳头娘,千篇一律,僵硬死板,全然不知变通。

    她笑了笑,说道:“你这发髻梳的真好,连我也自愧不如。定是你有这般好手艺,内侍省知道了,才把你送到这边来。你瞧,你自有本事在身,又怕旁人说什么?什么晦气不晦气,那都是没本事的人,为自己的无能找的借口。人的命,总是靠自己争的。你若好生当差,我想日后必有一个好的归宿。”

    这番话,比那些空泛的道理更能令人信服。

    芳年听在耳中,只觉心口暖暖的,往日那些自卑自惭仿佛一扫而空。

    她点了点头,低声笑道:“姑娘说的是,奴才以后一定尽心竭力的服侍姑娘。”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门上的小太监忽然报道:“姑娘,李忠公公过来了。”

    苏若华忙道:“请他进来。”

    话音落地,只见李忠手中捧着一方奁盒,陪笑道:“姑娘起身了。”

    苏若华转过身子,微笑道:“李公公怎么这会子过来了,皇上上朝,没有跟去服侍么?”

    李忠说道:“皇帝临走之前,让奴才将一样东西转交给姑娘,是以奴才不曾跟去。”说着,便将手中的奁盒捧到苏若华跟前。

    苏若华虽明知后宫女眷初次蒙宠,隔日皇帝必有赏赐,但看李忠这神神秘秘,藏头露尾的模样,还当真有些好奇。

    她揭了盖子,盒中丝绒缎子上,静静躺着一枚发钗——银丝嵌红玛瑙并蒂菱花钗。

    苏若华微微一怔,登时便认了出来,这是之前陆旻令李忠转交给她、却被她退回的那枚银钗。

    李忠微笑道:“皇上留了话,姑娘今日可能收下了罢?”

    苏若华浅浅一笑,将那钗子取出握在手中,轻轻说道:“公公转告皇上,我收下了。”

    李忠这才放心,又说了几句吉祥如意的恭维话,便退了出去。

    待李忠离去,芳年忍不住说了一句:“皇上这般喜爱姑娘,怎么却赏这银钗子呢?奴才看后宫那主子头上戴的,不是金的,便是翡翠,嵌宝石的,点了翠的,端的是华贵好看。姑娘如今正受宠,大可向皇上讨些来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这宠妃撒娇讨赏,是后宫的常景。毕竟,花无百日红,受宠的时候不要,等到恩宠逝去,想要也无人理会了。

    苏若华微笑道:“确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言罢,便将这枚银钗,亲手插在了发髻上。

    看着镜中芳年越发不解的神情,苏若华只是一笑。

    但愿她这段情缘能长长久久。

    孙氏回了延禧宫,隔日一早内侍省的人便过去了。

    待宣了旨意,孙氏自昭仪降为美人,内侍省的人便皮笑肉不笑道:“孙美人,您这降了位份,宫里的摆设可就得改改了。”说罢,当即吩咐一众小太监,七手八脚的搬起那些桌子柜子,连同各种古玩陈设,一并拿走。

    宫女们左拦右挡,却只是徒做无用功。

    孙美人坐在一张椅子上,哭哭啼啼,满口叫骂:“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你们这群拜高踩低的狗东西,我才降位罢了,就这样欺到我头上来。待我将来复宠那日,必定一个个治你们的罪!”

    前来办差的内侍省副总管钟铜上,听了她这番话,冷笑了一声:“孙美人,咱们也都是依着规矩办事儿。您有火儿,别撒咱们这些奴才头上。再说了,复宠复宠,也得曾受宠才有复宠一说。您这,什么时候有过恩宠啊?!”说着,又一手指着孙美人屁股下头那张椅子,道:“这椅子也是昭仪位份上的东西,您且让让,这椅子也得搬走。”

    孙美人气的大睁两眼,一手指着那钟铜上,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忽的,她两眼一翻白,双手抓挠着胸口,整个人便栽倒在地。

    她近侍宫女大呼道:“不好了,了不得,孙美人被气死了!”

    当下,众人又喊着请太医,把美人扶进内室等语,延禧宫里乱成一团。

    钟铜上冷眼瞧着,甩袖出门。

    与孙美人同住一宫的童才人,听见动静,也过来瞧看。

    眼见他出来,童才人忙道:“钟公公且慢走,我有一句话想问。”

    钟铜上看她言语客气,且到底是个小主子,便站着了,回道:“不敢,童才人要问什么?”

    童才人便看了一眼那正殿,问道:“钟公公,这孙……孙美人究竟是怎么了?哪里得罪了皇上,这就被降位了?”

    钟铜上笑了一声,说道:“与其说她是得罪了皇上,倒不如说是得罪了皇上的新宠,若华姑娘。”

    第四十三章

    童才人脸上微微一白, 勉强一笑道:“钟公公,我倒是不解。这若华姑娘,不是养心殿的宫女么?孙美人如何会与她生了争执?再说, 孙美人到底是宫嫔, 且降位之前还是昭仪。若华姑娘不过是个宫女,这、这怎会有主子得罪奴……宫女一说呢?”

    钟铜上瞧了她两眼, 只觉她蠢的令人发笑, 然而看她说话也算客气,便耐着性子告诉她:“诶呀,童才人,这后宫里的事儿啊, 哪儿就那么丁是丁卯是卯?宫女又怎样,只要皇上喜欢,那就是主子。莫说她一个昭仪, 就是前儿的贵妃娘娘,不也挨了罚么?这位份啊,没那么牢靠。再则说来, 就是位份高又怎样?皇上一个不高兴, 给您降了,那不也就没了?”

    童才人将手中的帕子绞了又绞,连着指尖也泛出了青白,她不禁又说道:“可……皇上也并没说,要收了苏若华啊。”

    钟铜上叹了口气:“童才人,您当真是不开窍。这事儿, 还用的着皇上满天下告诉不成?就算眼下没有,那也就是早晚的事儿。”

    童才人便又问道:“然则,孙美人才降位罢了,这阖宫的摆设,撤的也未免忒快了。”

    钟铜上冷笑一声:“才人,皇上是还没交代,但这都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再说了,她得罪了若华姑娘,皇上心里正恼火呢。我们这些当奴才的,要是连这个眼力见儿都没有,那也不用吃这碗饭了。得,奴才还赶着办差,不陪您闲聊了。”言罢,将袖一甩,迈步离去。

    看他走远,童才人身边的宫女琳琅禁不住嗔道:“狗眼看人低的东西,说的这都什么话!”

    童才人却立在原地,听着正殿里呼天抢地的乱子,脸色煞白,喃喃自语道:“在这后宫里,没有恩宠就这般可怕么?一个主子,还及不上奴才尊贵?”

    琳琅满面忧虑的看着她,劝说道:“才人,您放宽心。皇上眼下就是宠爱那宫女又怎样,她就是进了后宫,无孕有宠,顶天也就是个宝林,比您还低一等呢。再说,来日方长,怎见得您就一直无宠呢?风水轮流转,谁晓得将来如何!”

    童才人摇了摇头,叹息道:“你没听适才钟总管说的话么,这后宫里,最要紧的是恩宠,位份不过是皇上口里的一句话罢了。他喜欢,你就是人上人。他不喜欢,你就是人人可欺。”一句未休,她便道:“去把我箱子里那对黄杨木镇纸取来,我去瞧瞧淑妃娘娘。”

    琳琅低声道:“才人,那可是您从娘家带来的啊。”

    童才人凄凉一笑:“那是我唯一仅有的一点点好东西了,要去投靠,怎能没有些诚意?”

    琳琅心中难过,又无法可施,只得依照吩咐,回房将那对镇纸包好取来。

    童才人便带着琳琅,一道出了门。

    走到延禧宫门口,便见孙美人手下的太监正相陪一名太医过来。

    那太监满脸陪笑,那太医倒是一脸的不耐烦。

    童才人心中越发难受,只得快步去了。

    行至钟粹宫门前,得知淑妃起身未久,正用早膳,不便见人。

    童才人只微微一笑,说道:“那我便在此地等候娘娘。”

    门上的宫人,自来也瞧不上这等低位的嫔妃,便随了她去。

    童才人在门口,直站到日上三竿,两腿麻木,里面才有人出来传话:“才人,娘娘请您进偏殿说话。”

    童才人笑着谢了,迈步进门。

    琳琅小声嘀咕道:“让人在外头站这么久,又在偏殿见人,什么意思啊。”

    童才人面不改色,无言入内。

    走到偏殿,淑妃已在上面坐了,正端着茶碗品茶,见她进来,头也未抬,懒懒一笑:“童才人今日倒是有好兴致,一大清早就跑来见本宫。往常,也不见你勤快走动。”

    童才人上前行礼,微笑道:“近来天气喧燥,嫔妾记挂娘娘素来体虚,特特前来与娘娘请安。”

    淑妃鼻子里笑了一声,说道:“话儿说的真好听,怕是看着孙氏被贬,生恐被她连累,跑来找靠山的吧?哈巴狗一般的性子,本宫看得上!”

    这辛辣的讽刺,直直砸在了童才人脸上。

    她是个脸皮极薄的人,顿时羞红满面。

    偏偏,淑妃又未说错,她只得忍了羞耻道:“娘娘打趣嫔妾,嫔妾当真是来探望娘娘的。嫔妾知道娘娘素爱书法,所以带来一对镇纸,请娘娘赏玩。”

    话落,琳琅会意,忙将那对黄杨木镇纸上了上去。

    淑妃身侧的大宫女秋雁接过,转呈至她面前。

    她也不接,只抬眼扫了一记,却见这对镇纸用料寻常,只是其上一面刻着山水,一面刻着侍女临水梳妆图,两相对起来,倒成了一副完整图画。其雕刻细腻,走笔甚是磊落,倒非等闲所见。

    淑妃笑了笑:“倒是个有趣儿的玩意,少见呢。”

    童才人以为她喜欢,赶忙说道:“是,娘娘好眼光,这是江南名家所刻。当年,嫔妾家父费了许多功夫,方才寻得。嫔妾入宫时,便将它带来了。娘娘若看得上,便请收下。”

    熟料,淑妃冷声道:“秋雁,还给她。”

    秋雁走下堂来,将这对镇纸送至童才人面前,笑道:“才人,您收好。咱们娘娘,还不缺这些。”

    童才人臊的几乎想挖坑埋了自己,但想及如今处境,强行忍了,说道:“娘娘,嫔妾……”

    淑妃柳眉一竖,冷笑道:“你当本宫不知你心里打什么主意?你是看着孙氏倒了台,便想着跑来投奔。你们这些低位嫔妃,全不知上面的难处,一门心思只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童才人被她骂的怔了,她也是头回干这样巴结人的事儿,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秋雁看她呆了,便在一旁轻轻提点:“才人,您想求娘娘疼你,总也得有个表示才好。这等玩物,顶什么用呢?”

    童才人悟性甚好,登时明白过来,银牙一咬,当即跪了,赌咒发誓道:“娘娘,嫔妾愿为娘娘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淑妃颇为满意,颔首一笑:“倒也不必说这样的狠话,且起来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艳宠》,方便以后阅读艳宠第4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艳宠第42节并对艳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