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路八千 本章:第107节

    顾时一无所有过,所以他格外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若是蔺寒川对权利地位有所留恋,他反而会更安心,可顾时却知道,这人根本不在意那些东西,他唯一算得上在意的,唯有大绥的国泰民安,最多再加上一个自己。

    要是能把他锁在自己身边就好了……顾时心里叹息一声,他最怕的事情就是,当了皇帝以后会与蔺寒川逐渐疏远,就像如今的太上皇赵渊一样。

    “这话怎么能随便乱说。”蔺寒川将顾时从地上提溜起来,不轻不重的拍了他一下,严肃的训斥和,“若是传出去怎么办。”

    拍完后,蔺寒川才感觉到手心的柔软,他话语一顿,僵硬的起身:“隔墙有耳,皇宫也并非密不透风的铁桶,你日后要谨言慎行。”

    粗暴的教训了一顿不听话的孩子,蔺寒川顾不得去看对方的反应,就大步离开了。

    走到宫殿门口的时候,蔺寒川脚步渐缓,他最后还是没有克制住,回头看了一眼,一身雪白中衣的顾时站在原地,黑发如瀑,看不清表情。

    蔺寒川指尖微微一动,好像还保留着是柔软的触觉,他心里暗骂一声,大步流星的离开。

    顾时看着他的背影,脸上泛着红,他以前经常和各种人打架,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打屁股……不痛,就是羞人。

    第二天是顾时第一次正式上朝,蔺寒川站在文武百官前方,神色如常。

    昨天新任的小皇帝封他为一字并肩王,一众臣子有些拿不准这两人的关系了。

    按理说皇帝和摄政王本该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大臣们甚至还暗暗分成了两个派系,各自站队,可昨日顾时的行为,让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

    有人觉得是小皇帝自觉斗不过摄政王所以刻意讨好,也有人认为是小皇帝羽翼未丰迷惑摄政王,还有一小部分人,则在思考小皇帝被摄政王找回来,他们二人的关系时候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样紧绷。

    心思各异中,顾时穿着一身玄色龙袍进入了众人视线,所有人精神一震,神态越发恭谨,蔺寒川身为一手遮天的摄政王,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低垂着头,而是直直的望着顾时。

    黑色的衣袍上绣着金色的滚边,花纹隐隐呈祥云状,衣面上用金丝绣着层次分明的龙纹,穿在顾时身上,让他原本还有几分单薄的身体都显得威势不凡。

    面无表情的皇帝十分威严,但他在看到蔺寒川的一瞬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耳廓迅速染上淡淡的红,避开了蔺寒川的视线。

    好在一众大臣并不敢像蔺寒川一样仔细观察皇帝的面孔,也没人发现他的耳朵发红,保住了他第一次上朝的威严。

    蔺寒川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笑意,龙椅上坐着的少年皇帝,哪有半分昨夜可怜巴巴的样子。

    在蔺寒川的注意下,顾时挺直了背,按照往常学习的经验,处理朝政事物,随着他清冽的声音,大臣们心中也松了口气,看来这个小皇帝倒是有几分真本事。

    直到所有人都进言完以后,大殿中陷入沉默时,蔺寒川才迈出一步,不徐不缓的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禀报。”

    “王爷请说。”听到蔺寒川低沉的声音,顾时耳朵上退下去的红色又开始蔓延。

    “如今的大绥国力孱弱,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但是古文学之艰辛,内容晦涩难懂,唯有世家贵族的人从小研读,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奥妙和精髓,平民百姓终其一生,都无法理解。”

    “世家子弟有几人,平民百姓有几人,若要培养学子,广纳人才,还需精进文字。”

    “臣不才,与苏从玉苏大人为主撰,编写了精简文字的词典。”

    随着蔺寒川的话,一众臣子顾不得是在上朝,皇帝就在上方坐着,纷纷出言抵制。

    “如今的文字乃是古人的智慧集合,岂容你来修改精进!”

    “大言不惭!老祖宗流传几千年的文字,还轮得到你来置喙。”

    “王爷,下官知道您是忧国忧民,但文字语言乃一国之灵魂,若是你改了,国将不国,我大绥还如何立足!”

    “虽然老臣比不上摄政王一言千金,但老臣敢血溅三尺……”

    “摄政王狼子野心,竟敢染指文字,如今你改了文字,下一步时候是要改朝换代!”

    不仅是那些看不惯摄政王的老儒大臣,就连原本是摄政王阵营的官员都不赞同,整个大殿,都陷入了对蔺寒川的指责和辱骂中。

    蔺寒川对这些反对意见都早有预料,不说如今是封建王朝,就连现代精简文字,也是从无数的反对声中走过来的。

    在场的人都是学了几十年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已经习惯了佶屈聱牙的复杂繁体字,若是要改成简体字,无疑是触动了所有人的神经。

    但蔺寒川已经下定了决心,如今他把控朝政,手中还有军队,只要他强硬起来,这些酸儒生们也没有办法,最多只是让他再背上有些骂名,被所有读书人辱骂罢了。

    蔺寒川不在意辱骂,改革文字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只要忍过改革前期的阵痛,以后所有人学习知识都会容易很多,尤其是平民百姓,更是受益良多。

    某种程度上来说,简化字体,是拉低了世家贵族们设立的门槛,让那些平民努力跳一跳,也能够到这个门槛。

    在待所有人都说完以后,蔺寒川冷哼一声,他没有舌战群儒,而是看向为首的那个老臣;“若是大人要血溅朝堂,本王也不能阻止,大人放心的去吧,你的族人亲眷,本王自会好好照顾。”

    义愤填膺的老臣顿时愣住了,若要他一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老人以死明志,他没有问题,这甚至会让他成为流传千古,可若是再加上自己族中的亲眷……

    摄政王口中说着好好照顾,但谁敢相信他是真的好好照顾。老臣嘴唇颤抖:“你!”

    蔺寒川不以为意,就当没看见悲愤的眼神似的,甚至退后一步,让出了身后的大柱子:“大人,请。不过我倒是想起来,大人的儿媳才生产没多久,小孙子还未过百日,不知道这百日宴还能不能办。”

    老臣想触柱,可他不敢,一时间只能尴尬的僵立在了原地。

    “这些字,倒是有趣。”一道声音打破了他们的僵持。

    这时候,众位大臣们才想起自己是在上早朝,略微凌乱了的阵型立刻恢复,重新站在两侧,而后齐刷刷的跪了下去:“摄政王此举违背祖宗,胆大妄为,还请陛下定夺!”

    说是定夺,其实是想让小皇帝驳回这个提议。

    顾时像是没看到底下跪着的一众大臣一样,他翻阅着蔺寒川呈上来的小册子,其中写着经过简化后的字体,与没简化的繁体字形成鲜明对比。

    原字体复杂得像是画画,简体字要么抽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结构,要么只取了一部分,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原本是什么字。

    这简体字新学起来简单许多,而熟悉繁体字的人,也不至于突然变成了文盲。

    “朕倒觉得,摄政王这个提议不错。”深受学习之苦的穷小子顾时合上小册子,说道。

    顿时,跪在下面的一堆人心都凉了:“陛下!”

    蔺寒川眉心皱了皱,他原本不想让顾时认可自己的这个决定,他一个人担起所有骂名,大臣们对他深恶痛绝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倒向皇帝一方。

    蔺寒川什么都想到了,他却没想到,顾时会无条件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摄政王此举功在千秋,尔等目光短浅,尚且不觉,千年之后,自会有后人评说。”顾时轻笑一声,淡淡说道,“王爷独自编撰一木难支,可从朝臣中挑选几人,辅佐王爷。”

    赤|裸|裸的被指着鼻子骂目光短浅,大臣们心里憋着一口气,各个都脸色难看至极。

    “传下去,让众位爱卿看看。”顾时将小册子递给身旁的太监,让他拿下去。

    小册子很快就被送到了第一个大臣面前,他用衣袖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僵硬的拿过了那本小册子,心里腹黑,这小皇帝当真是摄政王教出来的人,神情作风竟与摄政王有七|八分相似,还比摄政王更加肆无忌惮。

    心里抵制,他原本也只是想随便翻翻,敷衍了事,但他只看了第一页的几个字,就目光一凛。

    从第一页翻到了最后一页,小册子递给下一个人的时候,他心里还透着凉气,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能站在这朝堂之上的人都非庸才,他本以为精进修改文字是摄政王用来维持政权的手段,可看过小册子之后,他心里无比认可小皇帝骂一众大臣的话。

    此举功在千秋,若是当真能推行成功,千百年之后,大绥将永垂不朽,哪怕这个国家消失,但永远不会消失历史长河中。

    青史留名。他心里不知道什么感觉,一边细细的颤抖,一边又住不住的起鸡皮疙瘩。

    “如何?”在众人都看过一圈后,顾时抬起了下巴,饶有兴致的问道。

    在场的人除了老儒生仍旧不肯违背祖宗,其余人内心都多了几分复杂,尤其是世家中的人。

    “看来你们都很认可。”顾时拍拍手掌,“既如此,此时就交由摄政王全权负责,你们若是有人愿意辅佐摄政王,可自行与摄政王交涉,退朝吧。”

    蔺寒川看着顾时一番恩威并施,手段老辣凌厉,眼神欣慰。

    精简字体的事情就这么确定了,公告天下后,不出意外,无数学子对摄政王恨之入骨,甚至有人专门写了诗句和檄文来辱骂,整个大绥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风云变幻中。

    杨秀才虽然被称为秀才,实际上只是一个童生,他家在村子里的家境不算差,称得上殷实,也因此才能送他去学堂念书,可进了县城后,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

    县城中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杨秀才都没有时间去看,他再怎么刻苦研读,都比不上同窗的成绩。

    就算再怎么自我安慰,那些人从小就请了先生教学,他却只能跟着学堂学习,又没有钱财私下去请教先生,学习进度当然比不上……但杨秀才就是不甘心。

    想到家中年迈的父母,跟着自己进了县城来照顾陪读的妻子,他就憋着一口气,想要出人头地。

    县城中距离京城太远了,换了皇帝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对所有人的生活都没有任何影响,直到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即日起,所有私塾都要用简化后的字来学习,以后科举时也必须用简化后的字答题。

    学堂中骂声一片,骂新皇帝,骂摄政王……杨秀才差点以为这些人要举兵造反了。

    但最是无用读书人,就算再怎么群情激奋,也只是读书人的事,他们的愤怒与其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民无关。

    科举还需要用简体字,一众书生们最后也只能愤愤不平的用简化字体学习,一边学一边骂。

    杨秀才也跟着骂,但他骂得并不十分真心,因为他发现,自从用了简化字体教学以后,他的学习速度快了不少。

    以前需要请教先生多次才能记住的字,现在看一次就记住了;以前要写很久,稍微不注意就会糊成一团的复杂字体,如今只需要简单几笔就能写完;以前需要一字一句认真研读的古文,如今不那么费劲了……

    杨秀才心里憋着的气终于有了用处,在其他同窗只顾着骂人的时候,他的成绩已经追上了他们。

    又一次躲在书院的竹林中学习的时候,杨秀才看到了另一个同窗,他认出来这是隔壁村子里一起出来读书的人,家境也算不上好,二人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手中的简化字体书籍。

    “杨兄。”对方笑着打了个招呼。

    心照不宣的打了个招呼,杨秀才突然觉得,无论其他人怎么唾骂这个政策,但在他看来,在和他一样的贫穷学生看来,或许是他们改变人生的一个契机。

    陛下英明,王爷英明,天佑我大绥,有如此明君和忠臣良将。杨秀才眨了眨眼,眨去眼中的湿润,认认真真的看起来了书,如今他人微言轻,只能任由那些人辱骂,待他多数一些书,进入朝廷,定要为陛下,为王爷鞠躬尽瘁。

    推行简化字体的政策后,蔺寒川就开始忙碌起来。

    这么重大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如今他只是与苏从玉整理简化了一部分最复杂的字体,还有一些字体没有动,需要重新简化。

    这一忙起来,蔺寒川好一段时间没和顾时碰面,直到王府中挂起了红灯笼,他才发现,已经到了春节。

    蔺寒川看了看窗外,京城中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将整个世界都包裹成一片银白,唯有灯笼和对联的红,映衬着白雪,分外明显。

    在这个所有人都团聚的时间里,蔺寒川心里也有些怅然,在他记忆中,新年与往常没有任何区别,无非是工作,独自在家多休息几天的区别而已,除此之外,只有满街的空寂。

    那时候蔺寒川不为所动,或许是因为心中有了挂念的人,如今的蔺寒川却有几分意动,待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踏入了皇宫。

    在蔺寒川的忙碌的时候,顾时也不轻松。

    蔺寒川要简化字体,顾时便将所有的争议都挡了下来,近段时间无数大臣都写了奏折,雪花一样的飞到顾时桌面上,本本都是骂摄政王的。

    除此之外,还有人阴奉阳违,有人暗中抵制,也有人宁死不屈……让顾时焦头烂额。

    看到蔺寒川的时候,顾时下意识合上手中的奏折,惊喜万分:“你怎么来了?”

    蔺寒川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随手拿起一本奏折,翻开一看,果然密密麻麻的写着他的罪状,这一次顾时没有嚣张的回复胡说八道几个字,但也好不了多少。

    “知道了?”念出顾时朱批的几个字,蔺寒川放下奏折,有些好笑。

    见蔺寒川发现了,顾时长长叹了一口气,他向后一倒,靠在椅背上,深沉道:“不然我还能怎么样。”

    沉默了几秒,蔺寒川说道:“你如今是皇帝,该自称为朕了。”

    “我在地方是这样自称的。”顾时笑起来,“在你面前,我为什么还要端着皇帝的架子啊。”

    见蔺寒川还要再教训自己,顾时急忙岔开话题:“你还没说,你怎么来了?”

    “……明天就是除夕了。”蔺寒川揉了揉眉心,他自己忙昏了头,没想到顾时竟也不遑多让。

    “除夕?”顾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难怪有人提醒我,该放三天休沐日了,我还以为他要有什么事情,要请假呢……”

    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多日来的辛苦好像都一扫而空。


如果您喜欢,请把《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方便以后阅读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第10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第107节并对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