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路八千 本章:第105节

    在赵渊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摄政王的名声才低劣到如此,顾时不想去评价赵渊的所作所为,他只想想办法,挽回摄政王的名声。

    顾时本就不笨,在系统性的学习了帝王之术后,他更是能一眼看穿问题所在。

    说到底,摄政王的名声如何,百姓们其实并不关心,他们也只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随口一说罢了,若非有人有意引导,他们怎么可能会对远在京城的摄政王如此了解。心里正在思忖着,顾时突然发现,有人走了进来。

    下意识的坐直了身体,顾时正想要叫先生,却看到了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

    二人对视一眼,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最后是脸色苍白的那个捂住嘴轻轻咳了咳:“皇弟好生勤勉,朕看了也十分欣慰。”

    顾时冷冷淡淡的:“哦。”

    “说起来,你也是朕的弟弟,合该叫朕一声皇兄。”赵渊又说道。

    顾时:“嗯。”

    赵渊沉默了一瞬间,继续说道:“听说你入了族谱,未改姓,而是加了个赵姓,如今名为赵顾时?”

    顾时:“嗯。”

    二人彻底陷入了沉默,良久,赵渊脸上的表情也冷淡了许多,他缓缓开口,眼神带着多年养尊处优的优雅和威势:“你看起来,对朕有意见?”

    “嗯。”

    顾时确实不喜欢这个人,尤其是在皇宫中住了一段时间,明里暗里打听到了那些往事的时候。

    摄政王以前和小皇帝关系亲昵,后来突然将摄政王抓入了刑部大牢,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顾时远比他们看的多,他知道,赵渊怕是早就起了杀心。

    和蔺寒川初次见面的时候,蔺寒川穿着一身女装,便是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杀。

    顾时尚且年轻,身后又有蔺寒川为他撑腰,就算面前站着皇帝,他也丝毫不带害怕,只有避之不及的厌恶。

    “是因为摄政王?”赵渊猜测。

    这次顾时没有祭出自己的一字真言,而是目光冷冷的看着赵渊。

    赵渊也不以为意,他笑了笑,上下打量了顾时几个来回,最后落在顾时的眼睛上:“你可知,朕当年继位的时候,也是十五岁……与你现在,差不多一般大的年龄。”

    “你到底要说什么?”眼看赵渊有回忆往事的架势,顾时直接打断了他。

    就算赵渊此时已经被架空了,但他到底是皇帝,皇宫是他的地盘,没人能赶他走,顾时只能看着他,毫不掩饰自己的不耐烦。

    “朕当年,也如你一般信任他。”赵渊恍若未闻,自顾自的说道,“可惜,权势迷人眼,朕终究是皇帝,而他是摄政王,我们只能渐行渐远……皇帝和摄政王,利益相悖,走到这一步也是理所当然……”

    “我不会。”顾时突然开口说道,他面孔还有些青涩,眼神却灼灼有神,“就算我当了皇帝,我也不会不信他。”

    “他从未被权势迷了眼,被迷了眼的是你。”

    顾时站起身,他走到赵渊的身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对方:“你信自己的母后和外公,不信他,所以你们才渐行渐远,他却没变过,他心里有大绥,有边疆,有天门关,以前可能也有过你,但现在没有了。”

    “你觉得他将你当傀儡,我却不怕当傀儡,可惜,他不想我当什么傀儡皇帝,他只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好皇帝,就不该有摄政王。”赵渊冷笑一声,尖锐的说道。

    “他也不想当摄政王,待我熟悉了朝政之后,他便会将政务交还于我。”顾时认真的说道,“是你自己羽翼不丰,担不起整个大绥,他才一直没有办法丢下摄政王的名头。”

    赵渊注视着顾时,眼神复杂。

    赵渊只知道有顾时这么个人,直到这两天,他稍养好身体,才第一次来和对方交涉,他以为这个出身民间的皇太弟会是怯懦无能的性格,却未曾想到,竟然如此坦荡大方。

    他不像皇宫中长大的孩子,心思深沉,无论什么事情都不露神色,他的喜恶都清楚明白的写在脸上,反而让他每一句话都显得格外真诚。

    而他对摄政王……赵渊承认,他不甘心,不甘心极了,不仅仅是皇位,还有摄政王。

    而顾时的所有话,恍如一个巴掌打在他脸上。

    以前赵渊尚且能告诉自己,他与摄政王路不同,就如一山不容二虎,只能留其一,所以他狠下心,忽视了心中的不舍,对摄政王下了死手,最后败了,他也并不后悔。

    可如果戚长风当真没有反心,那他……却是亲手推走了唯一爱他这个人,而不是爱皇帝的人。

    赵渊心中掀起万丈波澜,可他表面依旧不动声色:“你如今年幼,可以如此天真,待你真的继承帝位后,你就不会忍受有个摄政王一直踩在你的头顶了,古来帝王皆如是,你也不会例外。”

    放完狠话,赵渊伸手招来站在门外的小太监,扶着自己离开了,他来的突然,走的匆忙,顾时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是来干嘛的。

    难道是为了挑拨离间?顾时不解。

    一连走出了很远,赵渊才停下脚步,他苦笑一声:“ 最后竟是朕落荒而逃。”

    搀扶着他的小太监没有说法,他知道赵渊只是想诉说。

    “我当真……做错了吗。”赵渊喃喃,他突然发现自己眼前的道路有些模糊,正要担心是不是毒入眼睛时,他听到了小太监惊恐的声音。

    “陛下,您,落泪了。”

    赵渊摸了摸脸颊,才发现自己满脸湿润,他想笑一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数年中他以为自己早已忘却的记忆如数涌入脑海,他惊讶的发现,原来他没有忘,他一直都记得,如此清晰。

    作者有话要说:

    快完结了,这两天的事情吧

    第138章 小皇帝和摄政王相爱相杀

    蔺寒川知道赵渊去找过顾时后, 有些不满,好在顾时没有什么异样。

    回顾原主戚长风的行为处事风格,蔺寒川也发现, 戚长风的保护太过, 自己将晦涩难明的政务都亲自处理, 他给足了赵渊快乐平和的空间,却反而压制了赵渊的成长, 令小皇帝对他产生了不满。

    蔺寒川从这件事中吸取了教训,在顾时将理论知识学了个大概的时候,他就带着奏折去让顾时处理, 锻炼他的实际处变能力。

    在顾时看过以后, 蔺寒川再重新翻阅一遍,并直接用奏折当最好的教学文案,实时进行讲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顾时识文写字都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字体算不上好看,歪歪扭扭不知轻重,显得有着拙稚, 与那些大臣的字迹形成了鲜明对比。

    顾时自己都觉得有些羞耻,尤其是看到这种惨烈对比的人, 是蔺寒川。

    “你如何看这个奏折?”蔺寒川却没有在意顾时的字迹, 他将手中的奏折摊开放在桌子上, 问道。

    顾时定睛一看, 发现是一封进谏,一长串佶屈聱牙的骈文, 对仗工整, 用词优美, 内容大意却是骂摄政王独揽大权,狼子野心,图谋不小。

    “他在骂你。”顾时眼中闪过一丝愤愤。

    而在这封奏折上,顾时用鲜红的朱批写了大大的‘胡说八道’四个字,字体飞扬,笔墨浓重,都能看出文字主人当时的气愤。

    蔺寒川感到有些好笑:“除此之外呢?”

    顾时茫然的摇了摇头。

    “帝王权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御人……”蔺寒川声音平静,缓缓解释道,“在任何朝廷中,一家独大都不是好事,需要制衡,最好有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他们互相竞争,互相攀比……”

    原主戚长风其实不太懂这些御人之术,所以他向来是简单粗暴的用武力镇压朝中蠢蠢欲动的大臣们,也鲜少去了解背后的暗流涌动。

    只不过因为他手握兵权,以力破巧,压住了那些诡谲心思。

    蔺寒川虽然来自和平年代,没有当过皇帝,但他身为千亿级别大公司的领导者,手下人手不少,其中的勾心斗角并不比古代的政|斗轻松。

    身为公司掌权人,蔺寒川除了把控公司的大方向,还需要一双识人用人的眼睛,与古代的帝王差不了太多,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蔺寒川说得头头是道,将自己的所有经验都倾囊相授,说完后,他又问:“你懂了吗?”

    “我知道。”顾时乖顺的点头,可他抬头的时候,眼睛仍旧是坚定的发亮,“可是你不是其他人。”

    对那些大臣们,顾时可能会用上这些恩威并重的手段,可他并不想将这些手段用在蔺寒川身上。

    蔺寒川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口中却依旧教训道:“身为皇帝,不能有任何人的权利越过你……”

    严肃的将顾时教训了一番后,蔺寒川又留下了新的奏折,让顾时处理。

    走出宫殿,在外听了一会儿的苏从玉也满是感慨和笑意:“你捡到的这个小朋友,这会儿的心思倒是澄澈干净,只是不知道……”这种澄澈能够维持多久。

    “等他登基后,我就将兵权还给他。”蔺寒川没有那么多无谓的担忧,“在我离开之前,我要先把事情处理好。 ”

    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向前走去,苏从玉揉了揉眉心:“你那个计划……肯定会引起那些门阀世家们的不满,届时你没了兵权,如何自保。”

    “我自有办法。”蔺寒川淡淡说道,“实在不行,我回天门关当个将军,守住大绥的河山,也未尝不可。”

    “就怕你如此名声,一旦交出兵权,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啊。”苏从玉重重的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却知道蔺寒川向来有主见,下定了决心便不会更改,只能又叹了口气。

    苏从玉还在为摄政王糟糕的名声发愁,他却不知道,在民间已经隐隐有了不同的看法。

    京城最大的茶楼中,原本演着才子佳人戏码的戏曲班子却一改往日的清丽婉约,以前的主角儿小生换成了武生。

    楼上包厢看戏的人漫不经心的磕着瓜子,说着闲话。

    “那位殿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让我们找这种伶人来专门演话本?”

    唯有一人没有嗑瓜子,而是专心致志的看着台上的表演,他顺口说道:“还能是为了什么,为了羞辱摄政王吧。”

    这人原本是书香世家,但他自己却对当官和科举兴致缺缺,只喜欢风花雪月,整日给青楼的姑娘们写一些你侬我侬的小诗,也有了个风流多情的艳名,可惜家中深以为耻,打骂了无数次都无果后,只能放任自流。

    知道顾时的真实身份后,这群纨绔子弟们本以为彼此不会再继续来往,谁知顾时对他们的态度一如往昔,令他们受宠若惊,倍加感动。

    所以在顾时要去这风流多情的少爷写个话本的时候,就算知道这些东西不入流,他也没有拒绝。

    谁知越写,他越是心惊胆战,这不入流的话本主角,除了名字稍微有所不同外,与摄政王一般无二,他当时心里就咯噔一声,吓了个半死。

    勉强将话本写出来后,顾时又让这群纨绔子弟们找戏曲班子来演,还找了说书先生……势必要将这话本传遍大江南北。

    “若是摄政王知道我们这么做,怕不是要剥了我们的皮。”一人发了个抖,紧张的嗑起了瓜子。

    虽然话本中的摄政王是个年轻英俊的玉面将军,但让这些下九流的伶人来扮演他,让那些说书先生说起他,便是对他的侮辱,任何有头有脸的人都不会忍受这个屈辱。

    “殿下羽翼未丰,就这么急着对付摄政王,实在是太过心急了一些……”

    众人心里知道害怕,可惜浪荡了太久,就连害怕,也害怕得十分敷衍:“他毕竟是皇太弟,有什么事,也是他在前方顶着。”

    众人微妙的沉默了几秒,又愉快的嗑瓜子看戏了,别的不说,这被殿下亲手改过的话本,倒是十分不错,让人拍案叫绝,没见楼下的茶楼已经满客了吗。

    楼下的茶客也在议论纷纷,他们不似二楼包间的人那样文雅,即使刻意控制了声音,说话时也能让周围的人听见。

    “听说这是摄政王的故事?怎么有人敢写摄政王的故事,他不要命了吗。”

    “若是摄政王知道,传出这个故事的人肯定要掉脑袋……当真是胆大包天。”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有人嗤笑一声,嘲讽道:“你要是怕了,你别看啊,刚好为那些站着的人让个位置。”

    另外一人涨红了脸:“谁怕了,就算要抓人,也是抓上面唱戏的戏子,关我们这些看客什么事,我怕什么!

    ”

    也有人在专心的讨论剧情。

    “那玉面将军当真是威风,皇帝中了陷阱,他带着五十人就敢深入敌营,生生将皇帝救了回来,当真威武。”

    “是啊……当初先帝中了蛮族的奸计,被数万人包围,命悬一线,若非如今的摄政王去救了他,怕是不会有如今的大绥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方便以后阅读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第105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第105节并对渣攻在火葬场走事业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