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367节

    不过这伤的血肉模糊,看起来非常凶残就是了。

    火药局的人只有一个想法,听苏菀姑娘的果然没错,这惊雷的杀伤力可以不用太强,但声音一定要大,一定要震耳欲聋。

    果然,看着眼前不费一兵一卒就击退十万大军,这种局面谁又能想到。

    如果年前乐河城战役是巧用兵法,善谋略,善调动军马。

    可这次完全是心理跟实力的碾压,西北主城的兵士们根本没出城楼,只是放了十几枚惊雷,就能击退十万大军。

    两场战各有千秋,但一个比一个让人惊悚。

    年前孔老将军打的那场,已经让人闻风丧胆,好不容易在氏义族首领怂恿下,说什么若不把握住机会,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时机了。

    趁着天祥国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一定要趁机攻下西北草原,然后牢牢占据,想想他们关内的草原,想想那边的水草跟河流。

    要是抢过来,那天祥国就能养战马,久而久之,此消彼长,肯定有一战之力。

    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最后一次把西北关内草原抢回来的机会!

    不得不说,氏义族首领判断的非常准确,所以集结十万大军,身后还有十几个万兵士准备。

    为的就是搏命一击。

    真抢过来了,那以后氏义族的地位可以跟天祥国媲美,直入他们的腹地,成为永远悬在天祥国头顶的利剑。

    就算抢不过来,那还能退回草原休养生息。

    一想到中原的物产,想到取之不尽的盐巴跟方糖,就让他们所有人动心。

    所以才有年后这场突然袭击,这么多兵士集结的并不容易,还要在冰天雪地里前行,原本心理压力就大,这两军还没交锋,自己已经溃不成军了!

    这场大胜改变了许多人的世界观,前来指挥的孔老将军自然不信什么天罚,只是摸着发射惊雷的器皿眼里放光。

    时隔多年,他又见到这东西了,这会炮管还有烫意,而且这几乎是一次性的,打了一枚炮弹之后就不能用第二次。

    但没关系,就是一次性消耗着用,那也是值得的!

    自己的将士毫发无损,对方已经溃逃,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了!

    这场大胜已经不止让草原跟西北边关十二城知晓。

    北境那边也已经得到消息,天祥国的人自然拍手称快,呼朋唤友,来传达这个让人振奋不可思议的好消息,而北境外诸国则收起不该有的心思。

    不管天祥国怎么做到的,但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击退十万大军,凭借这个战绩,他们还是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不要想有的没的。

    也有谨慎的派人过去调查,等知道事情经过,明显更加沉默,当下向天祥国递交文书,愿意归顺天祥国,反正夸的天花乱坠,说得更是好听,总之一个意思,大哥你还是我大哥,他们那些人都是乱说的,咱们关系还跟以前一样好,对吧?

    对不对就看天祥国的意思。

    朝堂这边,每个大臣见面都是满脸笑容,问话都是:“那个什么族又送来贡品了?”

    “一点小东西,他们还当个宝,以前不听话,现在知道后悔。”

    “不用跟他们计较,这种小部落太多了。”

    “你也听说了吧,草原上那群人已经自己打起来了,但只要听到天祥国的名字,立刻停手,唯恐伤到我们的人。”

    “这是肯定,也不看看我们手里有什么东西。”

    边关的大胜让所有人为之侧目,六月之后,大军就会班师回朝,到时候孔老将军,徐将军,火药局的人都会回来。

    天祥国朝堂已经在为这件事做准备。

    京都百姓更是早早备好瓜果点心,到时候还能从队伍里相中个年轻力壮的将士,说不定还能拉回去当女婿,不过那军中也有几个女将还不错,要是男子们也去瞧瞧?

    第一场胜利让众人大家放下心,第二场胜利直接奠定胜局。

    主要突然出现的炮火太过惊悚,让原本就迷信神灵的草原部落无不惊悚。

    后面不管氏义族首领怎么组织,怎么怂恿,自己几个营地的人都不愿意过去。

    与此同时,斯色塔部落不经商议,自己跑去乐河城投降,还送上战马五百匹,更有物资无数,还送去两个儿子,就是为了向天祥国表示臣服。

    因为态度不错,而且给的物资确实够丰厚,所以原本要削减的放牧地也给他们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给栾都族为首,让他们去分。

    怎么分天祥国不在意,只要栾都族说了算就行,要是有不服的,那就不服吧,还能怎么样呢。

    斯色塔部落投降的开始,就是剩下草原部落表忠心的时候,有仇的没仇的全都过来重修旧好。

    一时间,连氏义族部落也在说,要不然就跟天祥国求饶,等以后恢复了再说。

    等以后?

    看他们天祥国的皇帝,看他们的臣子,还有那什么空章舍人,到底是给恢复段时间?

    氏义族首领知道自己在愤怒什么生气什么,因为他知道,一个绝好的机会从他手中溜走,甚至是从两三年前都已经溜走,在怀宗的时候就应该攻城的。

    可惜机会这东西转瞬即逝,根本没给人反应的时间。

    氏义族现在强撑着,也不过是延缓纳贡归顺的日子而已。

    在氏义族首领还在犹豫的时候,他们部落里的奴隶在栾都族的鼓舞下纷纷脱离,而且直奔栾都族那边,就算派兵捉回去,也不会强行起冲突。

    人家天祥国就在不远处看着,若真的打起来,你说他们会不会立刻神兵天降?再给氏义族一巴掌?

    然后还真有人去试了,栾都族求援,天祥国果然出现,两边将士的气势都不一样,一边打了两场大胜仗,早就补给好了,另一边还在畏惧当时的天雷,这谁输谁赢不言而喻。

    那些大仗没让氏义族首领丧气,这次却让他看明白。

    局势已经如此,不是他能挽回的了。

    再挣扎也是无用的。

    随即送上投降文书,再有贡马牛羊等等,送东西的时候氏义族的人只觉得屈辱,他们在草原上横行十几年,如今一朝落败,等着的可不止天祥国,更有草原其他部落的蚕食。

    那个阴险的木炎族,稳坐钓鱼台的北军联盟,更有新崛起的栾都族,哪个都不是好惹的。

    等到商量怎么处置的时候,人家天祥国早有准备,说什么上天好生,驱逐到旷远之地就行,等你们改过自新之后,天祥国让你们朝贡之日,那才是真的原谅你们。

    这些话说得简单,甚至没有纳贡一说,但其实惩罚更为严苛。

    驱逐到很远的地方,就意味着他们要放弃一大片熟悉的草原,他们退出,自然有人立刻不上。

    现在连朝贡的资格都没有,等于天祥国不带你玩了,说起来简单,但整个草原上,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归顺天祥国。

    那些人内部有矛盾,天祥国肯定是调和为主,毕竟大家是自己人。

    但你跟他们有矛盾,那就是外部矛盾,调和是什么?那些部落不请求天祥国派兵就是好的。

    至于什么贸易往来更不要提,允许朝贡才允许贸易,这点谁都知道,既然说不来往,那就是什么都不带你玩。

    可这些草原部落,哪个不依赖天祥国的物资?

    他们既依赖又眼馋,所以才会屡次冒犯。

    这就是战败。

    不是普普通通说打仗输了就输了。

    输了是要退让土地,拱手让出家人,部落里四分五裂,任人欺凌的。

    现在看来,天祥国的全力以赴自然是有道理。

    打了要有结果,这才是打。

    一定要赢,赢了才能安安稳稳地发展。

    听着一条条下来,苏菀跟谢沛心里已经有数,自然骤然一轻。

    近来最挂心的也就是这件事了。

    从去年天宛二年十月,到天宛三年六月,从打仗到商谈,再到双方使者团讨价还价,事情还未结束。

    好在到天宛三年八月,大军终于班师回朝。

    虽然比想象中晚了两个月,可这次胜利还是巨大的。

    这意味着悬在西北的外敌终于暂时退去,也意味着震慑八方,让四邻不敢来犯。

    更像是告诉周围所有人,那个天祥国又回来了。

    甚至比以前更加强势。

    朝中原本的主和派现在也彻底闭上嘴,看看这战马,看看他们在塞外多出来的一片上好草原,还有什么好说的!

    夸陛下,夸空章舍人就好了!

    至于苏菀,不少人倒是下意识忽略。

    主要她的存在太过特殊,太不一样了。

    大军班师回朝,朝廷给了最高的礼遇,至于作为人质的世子公主们则尤为胆怯,他们是代替部落国家作为人质,也不知道天祥国会怎么对他们的。

    鸿胪寺自然接手这件事,其实也不怎么对待,你们只好好好的不惹事,我们天祥国都城不比草原好?

    当然了,人都会想家的,只要大家老老实实的,你们部落好好的,五年后就能回去。

    我们天祥国也没那么想要人质的。

    但这些第一次到天祥国京都的世子公主们,看着巍峨的城池,一路走来已经让他们惊叹,可眼前的巨大建筑还是让人侧目。

    更别提路边酒楼铺面林立,好像人人谦和有礼,人人喜笑颜开。

    这里跟草原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两者都好,但要一定说哪里最适合人居住,那还是这里。

    苏菀自然也在迎接的队伍中间,她站的位置已经是谢沛旁边,别问有没有人反对,反对也是没用的。

    特别是朝中几位重臣,特别是几位大学士都觉得没问题,几位尚书大人都不吭声,这还说什么?

    谁还敢阻止啊。

    不过想想这次能赢得这样轻松,跟苏菀还是脱不了干系,比如火药局的大佬们一回来,庆功宴上大赞苏菀聪明。

    若不是她,那惊雷能那样顺利吗?能震惊四座吗?

    具体的大家不太了解,但这事该知情的都知情。

    那就是火药一事毕竟耽搁十几年,现在捡起来,满打满算不过三年时间,怎么可能在这段时间里,研究出来既稳定,又好用,威力又强的火药?

    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第一批将士出征时候,根本没有如今惊雷的出现。

    是苏菀去了趟火药局,知道火药局的人还在想办法提高威力,说实话,要让她制普通火药,可能还行,但真的提高威力,那可太专业了,肯定不如火药局的人。

    但她却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古代人都迷信,想想怀宗礼佛都能信到什么地步,再想到呼延蔷来信的时候也总说草原祭拜仪式等等。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宫女(美食)》,方便以后阅读小宫女(美食)第36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宫女(美食)第367节并对小宫女(美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