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32节

    虽不至于死罪,但后几年的仕途可就惨了。

    第二天醒来,紧接着又来件颇为吓人的事。

    上次卫钧说过,看管东西不利,丢东西那个,上吊抹脖了,幸好同屋发现得及时,把人给救下来,否则肯定人就没了。

    说起来他也惨,宫女们还有出宫的一天,这些内侍们却只能一辈子在宫里,等到跟柴副总管那样的年纪,才能出去。

    而他又犯了大错,在宫里实在没有指望,也不像卫钧还有家人挂念,所以一时想不开,差点上黄泉路。

    卫钧看的心有余悸,心里更加感谢师父跟苏菀。

    不是他们两个拉着自己出来,估计也要陷到这里面。

    好在没出人命,大家放心了些。

    苏菀却觉得风雨欲来,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不像是偶然发生。

    回到尚膳监,苏菀的心才安定下来,长官见她有些疲惫,就让她休息一天,之后再来做事。

    估计琼林宴会武宴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那些提前离开的大儒们都没想到,这些进士们竟然如此大胆,而且文武进士一起夸三殿下,这种情况,实在罕见。

    不过想想也是,谢沛的外祖是丁老将军家,自己本身又在天悲殿差事上做的好,而且很有仁政,眼看着像是明君。

    哪个自诩栋梁之材的,不想跟着明君做一番事业。

    不想生逢恰时,建功立业。

    特别是这些刚科考完,又有些功名的,自然放浪形骸了些。

    遇到心情好,又大度的君王也就算了。

    但圣人如今的情况不用多说,若是不恼怒,也就不是他。

    至于无妄之灾的谢沛,肯定会被牵连,讨厌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圣人会不讨厌谢沛?

    不可能。

    这种朝堂上的争斗苏菀看个乐呵,只知道谢沛根本没工夫搭理,估计另有打算。

    谁知道过了几天,就听到早朝上有人用这话故意刺谢沛,问他:“新科状元都说,你可以太子,真的可以吗?”

    谢沛答:“不可以。”

    大臣们微微失望,怎么不像谢沛回答的?

    不等别人接话,谢沛又答:“天祥国先祖有云,嫡长子十四听政,十五方能立为太子,不能坏了规矩。”

    “再等几个月。”

    再等几个月,是等到今年十一月你生日吗!

    听说圣人脸色顿时铁青。

    谢沛不是不知道说这些会带来什么,但不说就没事了吗?

    不过这人怎么那么狂啊。

    苏菀也只是在做事的时候,顺便听一耳朵而已,至于那些多嘴的新科进士们,最近老实的跟鹌鹑一样,什么话都不敢讲,只是任派官职明显迟了许多,也不知道圣人什么时候能消火。

    前庭的事跟尚食司还有点距离,尚食司现在则头疼另一件事。

    那就是宫人年龄到了,要放出宫的事,

    苏菀去琼林宴之前已经跟着统计好,可现在又有另一件事,那就是诸司又要走多少人。

    以后尚食司各个膳房要负责多少人的饭食。

    这可不是小时候,只有知道了这些,才好申请银钱,购买食材等等。

    可内宫那边迟迟不给名单,让她们下个月比较难做。

    五月份就要放人出宫,诸司多少人,她们要做多少饭食,全都没数。

    这不是一二十人的饭菜,而是整个外宫近一万人伙食。

    不过听着长官的意思,也不是内宫那边不给名册,而是诸司不给名单。

    简单来说,流程是这样的。

    各个部门统计自己这边要放多少人出去,然后把名单给到内宫,说明走多少人,留多少人,走的人什么情况。

    审核没有问题,内宫那边拨出遣散费,人就可以走了。

    但现在却迟迟没有动静,唯一按照内宫要求递上名册的,竟然只有跟姜贵妃一直“作对”的尚食司,还有换了总管的宝钞司,就连御用监那边也是支支吾吾。

    还有几个零零散散的部门交了,但人数情况对不上,还在核查。

    内宫那边没有名册,尚食司这边也没有,更不好安排五月份的伙食。

    只能说长官跟姜贵妃竟然罕见地站在统一战线,原因也简单,谁让其他各个部门都拖后腿。

    四月十六下午,尚膳监这边,几个女官坐在旁边商量事情,苏菀跟李蓉蓉,西膳房那边也带了许久不见的于淑过来。

    这些小宫女们都是过来旁听的。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是五月份,这事必然要有个说法。

    李蓉蓉明显被南丞副交代过,知道怎么回事,于淑有些一知半解。

    为什么不给名册,这里面有什么内情?

    苏菀原本也没当是个大事,但现如今看着情况,才知道不是每个官署都跟尚食司一样,这样名目清楚,账目也清楚的。

    那些不愿意给名册的宫里,必然有猫腻。

    看女官们的表情,应当心里早就有数,可见这么做不是第一年了。

    长官看着人到齐了,南北西膳房丞副,左右执掌,杂理库的三人,还有尚膳监几个女官,再有旁边听着的小宫女们,这才道:“我同礼部协管此事的人商议,咱们五月份食材还按四月来,算是宽容一个月,等到六月,这名目必须准确,否则多出来的食材银钱,就要咱们自己出。”

    不是礼部苛刻。

    而是一个宫人的食材份额,那就是一个人的。

    名目不清楚,礼部好过,户部那边呢?

    这样也是逼迫诸司早点做决断。

    其实苏菀早就觉得不正常。

    原因简单,外宫人太多了,就算有什么瓷器厂,什么造纸的宝钞司,但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万多人。

    这数字太过夸张。

    她那个时空有些宫里倒是真有这么多人,不过那时候饿死在宫里的太监可不少。

    究其原因,就是粮食不够,人太多。

    只怕这地方再发展下去,也难免有这种事发生。

    旁的不说,御用监卫钧那丢东西可以讲是个例,那琼林宴也有看管太监库里东西不见,还因此差点自尽,这总不能说是个例了吧。

    可见这管理早就混乱。

    但这也不是苏菀那她们操心的事,如今好好做自己的活计就行了。

    不过长官却看看苏菀,问道:“你觉得诸司为什么不交名册上来。”

    苏菀并未说话,长官又道:“大胆说,这都是自己人。”

    也就是讲什么都没事。

    苏菀点头,开口道:“只怕各个宫里名册有误,又或者并不想出宫,出宫不如宫里安稳。”

    这些都是常规答案。

    苏菀又顿了顿:“或者有官署吃空饷。”

    空饷。

    有职位,有人名,却没有实际做事的人,但要每个月按时发钱。

    但这人根本不存在,那钱发给谁了?

    自然发给官署总管的腰包里。

    大概可以这么算,一个部门名册上有十个人,发工资的时候也要发十个人的工资。

    可实际上,这部门只有五个人,那多出来五个人工资,就是空饷。

    发了钱,却没实际做事的人,亏的自然是发钱的人,也就是宫中。

    但要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还要让根本不存在的人离开皇宫,这太为难人了。

    所以才会有现在的情况。

    诸司交不出名册,如果不出意外,过个十天半个月,就会说宫人们不愿意离开,继续留在宫里。

    如果强硬赶人走,那他们大可扯上御史台,说内宫掌权贵人做事刻薄,薄待宫人云云。

    赶在大皇子犯错的时候,姜贵妃多半会妥协,不去招惹御史台,也不会真让诸司记恨她,她也指望诸司帮她做事。

    所以这事吧,有点无解。

    礼部那么痛快批了五月的食材钱,估计也已经猜到里面种种。

    估计姜贵妃也想解决这件事,就看她有没有魄力。

    可这种“陈年旧疾”,一看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她若真想彻底解决,就应该早点动手。

    不过这样一来,尚食司怎么办?

    其他诸司不裁减人,只有尚食司按照要求放人出去,那就真跟有个宫女问苏菀的一样了。

    她们尚食司人少了,可还要负责那么多人的饭食,岂不是人手不够?

    苏菀刚进宫时很多疑惑已经解开。

    为什么那会就说尚食司各个地方人手都不够,原来是这个原因。

    只有她们按照应该有的程序,该裁减人裁减人,刚送人出宫送人出宫。

    可不管她们人数多少,都要负责其他诸司越来越多的宫人。

    毕竟其他诸司人数只增不减,肯定越来越多啊。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宫女(美食)》,方便以后阅读小宫女(美食)第23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宫女(美食)第232节并对小宫女(美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