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30节

    现在已经四月初六,等到中午,宴席正式开始!

    苏菀需要的番茄已经到了,原本大家都喊这东西叫红果,苏菀之前做的时候也这么喊的。

    不过自从她喊了番茄,大家看看这东西还真跟茄子有点像,都是里面有瓤,里面的籽也密集。

    至于番这个字更好理解,指外国或者外族。

    外国来的茄子,就叫番茄,这名字简单易懂!至于西红柿这名字也行,确实是先皇派遣船只从西边海外弄过来的,西边红色柿子,很好理解嘛。

    苏菀都没想到,大家竟然跟着她重新念了名字,再也不是当初的红果了。

    不管怎么样,反正红红的番茄已经到手里。

    她自己捂了一些,光禄寺那边又帮她采买不少,所以这次品质更佳。

    因为光禄寺的人也要吃这个茄汁面!所以原料自然要好。

    主要这面的味道确实好得很。

    苏菀早早开始熬茄汁,那边也有人帮她和面,上午宾客们陆陆续续过来,更有不少高官前来,他们这边正式开始做中午的宴席菜品。

    四司六局里的茶酒司已经在外面迎客了,他们负责迎送宾客,俸茶端酒,反正就是这类的活。

    到时候什么时候上菜,什么时候歌舞,也是他们协调。

    苏菀厨司这边等着那边喊就行。

    其实越到宴会要开,大家反而不怎么忙,之前准备的妥当,现在自然不会手忙脚乱。

    除了来苏菀这边蹭吃食的人多之外,别的都挺好?

    她也就是提前熬了茄汁,等到快上汤面的时候再煮面都来得及,时间也已经算过。

    而且四种汤面,客人们选什么暂时还不知道。

    汤面这复杂一些,那就是提前做几碗面,都是巴掌大的小碗,四种汤面一样十碗,茶酒司的人用盘子端着四种不同的面食给宾客们看,谁吃什么点指一下即可,茶酒司的人都是经过专门练习,记忆特别好的,知道哪个宾客吃什么,一会就可以给他上哪种面了。

    茶酒司的人统计好,再报给厨司,做白案面食的就可以按照数量下面,这样既不浪费,也不至于做白工。

    只要有选择的饭食,茶酒司的人都会这么问,对他们来说也不算难,派十个人端着盘子转一圈即可。

    所以白案这边暂时不用动手,等着那边提前报数量。

    不过帐子里有人道:“肯定是茄汁面最受欢迎。”

    “也不好说,还有肉丝面呢,很多人都会闭着眼选肉丝面。”

    这倒也是,毕竟那是肉啊。

    不管哪个选的多,一会大家互相帮忙做就好,宴会办好了,大家都体面,办不好,大家一起丢人。

    苏菀则看看外面太阳,天气已经热起来,现在艳阳高照,估计宾客们都已经入席了吧?

    两边宴会确实已经入席。

    虽说文武宴会罕见一起办,但两边的歌舞酒菜全都一模一样,所以半点岔子也没出。

    两边各自都有官员讲话,菜品也一道道送上去,从来往茶酒司的人口中得知,宴会上都在夸菜品好吃云云。

    其他菜品偶有新奇,但大部分也都还好。

    选面的时候,茄汁面的色泽立刻吸引不少人,原本以为是辣味的饭食,可稍微一闻,竟然是酸甜口。

    前面杂七杂八吃了那么多东西,喝了那么多酒,闻到这个实在开胃。

    有些不知道规矩的,差点直接上手把面端过去,还是周围人连忙劝道:“这东西叫看盘,只能看,不能吃,你吃哪一个挑一挑就好。”

    不仅宴会上有这种看盘,看果的东西,就连很多大酒楼也有,摆出来不是让你吃的,而是让你看的,家境贫寒的学子多没见过,此时不好意思的指了指茄汁面。

    可不只家境贫寒的人在选茄汁面,最上面坐着的几个大儒,也是头一次看如此色泽分明,清雅典丽的汤面。

    要苏菀来说,红黄经典撞色还有青菜的搭配,肯定好看啊。

    不少人都随意点了茄汁面,其实这会多数人已经吃饱了,随便再尝一口面,这些大儒们也就要离开。

    算起来都是倒数第二道菜。

    大儒们能抽时间过来一趟,已经难能可贵。

    看着学子们更是心里顿生感慨,这么多年轻人,以后都是天祥国的栋梁之材。

    到现在,大家重点还是在宴会的交际上,偶尔夸一句席面也多是客气,说席面水平依旧等等。

    学子们倒是吃得开心,毕竟如此正式的宴会,也没有几家可以随时吃到。

    中午的宴席基本到尾声,剩下讲话的大儒们也随意很多,等着吃了面,吃了汤就要离开,把剩下的宴会留给年轻人。

    但等一碗碗茄汁面上来的时候,总觉得很多人动作都停顿了下。

    如果说方才都端了共十碗过来的看盘,香味不那么突出,可宴会上三百进士,加上一二十位大儒,一共选了一百五十多碗茄汁面,那这香味还不立刻飘散。

    吃过酒肉,来一份如此清香的饭食,谁不往这边多看几眼。

    等到这茄汁面吃到嘴里,这种酸中微甜的清爽,让方才吃过的酒气全都压了下去,脑袋似乎都变得清爽很多。

    里面的面条柔软,不用费力就能吃个干净,汤汁也是浓稠的,有些面汤的感觉,十分压胃。

    一时间场上都在专心吃汤面。

    准确说,点了茄汁面的众人都在吃汤面。

    剩下的人则眼巴巴看着,他们怎么吃的那样香?闻着味道也好。

    早知道就选汤面了,失策啊!

    好在熟悉宴会的人说,等到晚上的时候,这些饭菜都可以随便取用,还有吃的机会,这才让人不情不愿吃自己手里的面。

    要说这面也好吃,可跟那些人的面食一比,怎么差点事呢。

    别说新科进士们,状元郎也吃的是茄汁面,一口就让他惊艳到,甚至直接开口做了首诗。

    诗句做完,这才有些不好意思。

    没想到大儒们也是满脸赞同,直说状元郎文采飞扬,作诗作的好。

    因为他们也觉得十分好吃!

    这些大儒大官,年龄都不算小,年纪最轻的今年也四十多了,对这些宴席也没那么热衷。

    在宴席上吃口热乎舒服的东西真的不容易。

    可方才那口汤面却实在好,很多胃口不佳,又或者牙口不好的人,都觉得这汤面实在适合他们来用。

    而且越吃越好吃,那汤汁,那鸡蛋,那面条。

    可惜,吃几口就没了。

    中午的宴席又没有回碗这么一说,这到底谁做的,他们以后怎么才能吃到?

    大家心里这么想的,嘴上自然不说,但让管家去问问,是不是宫里又做出什么新吃食,他们认识这东西是红果,可怎么把红果做的这么好吃?

    这些人原本想让身边随从们全都偷偷去问。

    可随从们聚集在厨司大白案帐子前的时候,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谁不认识谁啊。

    苏菀刚下完最后的面条,都准备回去休息了,忽然准备这么多达官贵人的随从们拦着,顿时吓一跳。

    等说明来意之后,更是好笑。

    怎么吃饭吃的好,直接来后厨找厨子了啊。

    这也就是新科进士们没办法离席,也不好意思让人去问。

    否则这里可不止这么来询问的人。

    不过虽然不能过来问,可宴席上的面上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状元郎作了首茄汁面的诗句之后,被其中一个大儒夸了,这下剩下的人“诗兴”立刻被激发出来。

    众人换着法地作诗,就指望自己能被夸一句。

    其中一个没点茄汁面的进士,甚至也做了首诗,大意是,别人吃到了,我没吃到,别人都在夸,但我也不知道夸什么,太遗憾了!

    这也算引为笑谈。

    旁边的记录官跟画师把这有趣的一幕画下来,以后这都是要编纂成册,既在民间售卖,也会珍藏在宫里作为记录。

    苏菀都想不到,茄汁面竟然是这么出现在以后的典籍里面。

    等后人翻开书一看。

    哇!我们那么久之前就已经做了如此好吃的茄汁面?厉害!

    苏菀这会已经重新开火,准备熬几分茄汁,再炒些鸡蛋进去,作为茄汁面的浇头,大儒们拿着这些浇头,回家自己下面吃即可。

    见苏菀如此上道,赶过来想吩咐的光禄寺官员们都没来得及说话。

    只听苏菀笑着说:“光禄寺跟尚食司都想让大家吃好喝好,也是我们该尽到的责任。这茄汁面好吃,还有甜食司做的番茄酱功劳,这东西可不能少。”

    可以,不仅做饭还吃,还会说话,还给两个部门争面子。

    怪不得尚食司也好,礼部总部那些大人们也好,都那么喜欢她!

    这是肯定的啊!

    她虽然被调配到四司六局,但好歹也是尚食司的人,肯定不会丢人的!

    那些能来的大儒什么水平,这还用说?不是天祥国拔尖的学者,也不能坐在首位,更不能为琼林宴压阵。

    都是有真才实学,学富五车的大儒,才能在此地谈笑风生。

    能让他们多夸一句,多做几份茄汁浇头怎么了!

    不过宴会上进士们争相作诗的事传到熬茄汁的苏菀这,还是让她大吃一惊。

    什么东西?

    都开始为茄汁面作诗了?

    不用那么夸张吧!

    旁边被苏菀故意提起的甜食司嬷嬷好笑地看着她,又道:“等琼林宴跟会武宴一结束,你这茄汁面,估计立刻火遍满京都。”

    对哦,琼林宴那边在作诗,会武宴呢?方才都说他们不怎么吃东西,都在喝酒,兵部的人还跟着他们一起畅饮。

    把那边都快给忘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宫女(美食)》,方便以后阅读小宫女(美食)第23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宫女(美食)第230节并对小宫女(美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