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与归君 本章:分卷阅读177

    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朝廷合军与叛军在地势开阔的华北平原正面遭遇了。

    这一次,计谋和算计哪怕有用,作用也不大了。

    什么断水、火烧连营之类的,要么有山要么有水,总之都是主帅智计与地形地势的结合,可是现在,一片平原,双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完全依靠实力的战争。

    平原空地,短兵相接,考验的是将领用兵的本事,将士们的战斗力,还有全军的意志力。

    夏翊这一边,“炸子”不再够用,寥寥几枚有跟没有一样,夏翊没把它们纳入战力考量。

    他没有再玩任何花哨的东西,而是像所有这个年代的战争一样,做好了最简单直白的进攻准备。

    交战那日,叛军总体成方形阵,以重装步兵为中坚,弩兵为前军,轻骑为左翼,车骑居后。队伍中五色旗帜招展,打出不同的旗语。

    朝廷军同样,弓马齐备,看起来威势赫赫。同样是标准的“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弓兵在最前方、手持长矛长刀的重装步兵在后。骑兵机动。

    双方向着彼此靠近,在距离约莫百二十步左右处,不约而同地停下来。

    按照惯例,依旧是朝廷军那位指挥使放了一通大话,什么天子仁慈、叛军缴械不杀云云,而夏翊也很配合地回应了一段暴君无道、应顺应天命改朝换代之语。

    那指挥使表示反贼不识好歹,然后果断地一挥手,下令进攻。

    夏翊见状也不甘落后:

    “弟兄们,进攻!斩了那朝廷走狗!”

    他大吼,同时手臂冲着对面的大军猛然挥下!

    前军将士也配合地从胸臆中发出磅礴的怒吼,眼见对面先让右-翼骑兵冲向己方——似乎是要凭着骑兵的高速迅速撕裂叛军的阵势。

    夏翊丝毫不乱,对着身边的旗语官下令,属于主帅的旗帜在瞬间打出了标志。

    骑兵动作快,只需要十几秒的功夫就能冲入叛军阵地,然而站在最前面的□□兵们没有半点惧色,在旗语的指挥下,第一排动作迅速地将劲弩放出,然后迅速后撤。

    第二排紧接着衔上——方才第一排射箭时他们便已蓄势待发,此刻无需上箭,将弩拉到极致的手臂上肌肉夯张,猛地松开来,又一轮箭雨冲着朝廷军的骑兵射去。

    紧跟着是第三轮。

    他们配合默契,动作整齐划一,队中离旗令官最近的兵瞄着旗语,每一次旗子挥下,便喊一声“放”。于是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插进了疾驰而来的敌军骑兵当中。

    朝廷军甲胄齐全,箭矢落在身上,大多弹开,只有少部分戳穿了那层盔甲,扎进了朝廷军士兵的身体。

    然而地面上的□□兵们,射出的箭高度大致也低过高踞马背上的人,而是——刚刚好,与战马们的高度齐平。

    朝廷军纵然装备再精良,也不至于奢侈到可以为马匹都配备锁子甲的地步。

    除几个小将领有这般待遇,大多数骑兵的马无遮无拦。

    在三轮密密麻麻的箭雨下,朝廷军打头阵的骑兵当中很快有不少马匹长嘶着倒在地上,摔落在地的士兵发出惨叫,后面的骑兵收势不及,往往马匹撞在倒地的马和士兵身上,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做一片。

    指挥使没料到这个局面:

    骑兵的速度很快,弓兵到底属于步兵,在看到高头大马朝着自己冲过来,往往本能地心生恐惧自乱阵脚。

    一百多步的距离,对骑兵来说也就是三息功夫不到(约莫十几秒),而这点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够弩兵发出三轮箭矢。然而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顶着巨大的压力一秒不错地放箭?

    尤其,第二轮第三轮上前的弩兵,骑兵近在咫尺,他们不怕吗?怎么会不逃?

    却不知道,这些弩兵是夏翊专门挑选出来的,一共不过三排、不足百人,但都是在嘉安的黄沙与鲜血中磨砺出来的。哪怕后来叛军扩军数次,这些弩兵也从未扩充过。

    即使是敌人的兵刃将要落上他们的睫毛,军令未出,他们就不会退。

    这是京中养尊处优的京军们所无法懂得的。

    对面的骑兵哪怕发生了内部冲撞的混乱,到底也还是有几十骑迫近了眼前。

    夏翊看到弩兵先声夺人的作用已经起到,又是一道命令,代表弩兵的旗帜伴随着赤旗一同挥舞,叫他们向南退去。

    与此同时,代表轻骑兵的旗帜伴随着几下特殊的旗帜挥舞顺序和激昂的鼓点,发出了进攻的口号!

    骑兵们拍马迎上,夏翊自己也不甘落后,亲自跟着他们冲向了对面,十几骑亲卫护佑左右。

    这些骑兵都是和狄人那些马背上长大的家伙练出来的,胯-下马儿就如同他们自己的四肢,腿部轻重夹动的力气,和轻踢的位置就能叫马匹迅速领悟要求,根本不需要手挽着缰绳调整。

    朝廷军躲过箭矢、也没有因为内部混乱而摔倒的骑兵,迎上的就是这样一支精锐。


如果您喜欢,请把《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方便以后阅读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分卷阅读177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分卷阅读177并对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