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五 生禅品 经文.注释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六祖坛经 本章:讲话 第五 生禅品 经文.注释

    六祖坛经讲话第五生禅品经文.注释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1故,盖覆真如*2。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3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注释*1妄念:指虚妄的心念。也就是无明或迷妄的执念。此妄念能搅动平等的真如性海,而现出万象差别的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的境界。*2真如:真,真实不虚妄的意思;如,不变其性的意思。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的本体,为一切万有的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等。*3菩萨戒经:又称《菩萨地经》、《地持经》、《菩萨地持论》。北凉昙无谶译。本经虽称经,实应属论,传说系无着记录弥勒的说法而成。本经详说大乘菩萨修行的方便,内容分初方便处、次法方便处、毕竟方便处三部分,凡二十七品。因收有大乘戒,故本经古来即备受重视。


如果您喜欢,请把《六祖坛经》,方便以后阅读六祖坛经讲话 第五 生禅品 经文.注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六祖坛经讲话 第五 生禅品 经文.注释并对六祖坛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