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鱼,便不知道鱼的快乐吗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少年哲学向导 本章:一、不是鱼,便不知道鱼的快乐吗

    ——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如果给少年朋友们提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的父母吗?你肯定马上就会说:当然认识。我不仅认识父母,还认识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还有我上学的学校、教室、黑板,还有我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因此,你会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的确,我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认识了很多东西,这也就是我们所拥有的知识。那么,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来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是可以认识呢?或者说,事物能不能被我们所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平时可能没有想到过。而现在我们学习认识论,首先就要了解这个问题。

    在哲学上,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一次他和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多么快乐呀!”惠施回答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这是庄子和惠施的一段有趣的对话。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便不能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也就不能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认识了。

    这就是不可知论的观点。在外国哲学当中,也有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就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视觉、听觉、嗅觉之外有什么东西,是不是有东西存在,我们是不能知道的。

    休谟的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我们才会产生感觉,感觉是不能凭空产生的。只有收音机里播放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来,我们才能听到它。人们看到迎面开来的汽车一定会赶快躲避它,而绝不会认为这只是自己的视觉而去与它相撞。我们到剧场观看演出,经常被演员那动人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所吸引,这就是歌声传进我们的耳朵、舞姿映入我们的眼帘而产生的结果,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可是一个双目失明、耳朵全聋的人,即使给他一个最好的座位,他也不可能得到这种享受。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其它任何事物,也都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的感觉器官全部失灵了,不能接受外部事物的刺激,那我们也就不会产生任何感觉,也就什么也不认识了。

    持这种不可知论观点的只是少数哲学家,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主张可知论。我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说得好:“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就是说,人有能力去认识世界,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讲得更加形象,他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他们忽视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因而都不能彻底地驳倒不可知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做到这一点。

    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第221页)。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实践的成功就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人们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

    例如,我国1988年9月7日首次用新技术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按预定计划送入与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就证明了人们对发射人造卫星的认识是正确的。我国动物学家采用人工授精的办法使熊猫产仔,并存活下来,这说明动物学工作者对于熊猫的妊娠、生育的认识是正确的。1965年,我国科学家用化学方法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具有牛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开始了从非生命系统合成蛋白质的尝试,这就证明了我们对牛胰岛素化学结构生成条件的认识是正确的。还比如在公安工作中,公安人员按照预定计划把一个案件侦破了,这就证明人们预定计划中对案件的认识是正确的。

    人类对天花这种疾病的征服更能说明事物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得种牛痘,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种牛痘吗?原来,种牛痘是为了预防天花。天花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对人类危害很大。根据资料记载,19世纪以前,天花曾是一种流行最广、死亡率最高的“不治之症”。有人形容当时的欧洲就像一个天花病的大病院,每年至少夺去150万人的生命。因此,天花被人称为“死亡之神”。谁得了这种病,轻则脸上留下疤痕(俗称“麻子”),重则死亡。因此,当时的人们对天花真是谈虎色变,简直比现在的癌症还要可怕得多。然而,事实证明,天花并不是不可认识、不可征服的“不治之症”。

    早在我国宋代,就有人知道用接种人痘的方法(将天花脓汁移入儿童鼻孔)预防天花,以后传到欧洲。18世纪末叶,英国民间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挤牛奶的妇女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于是他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又研究了中国预防天花的资料。后来他大胆地把牛痘的脓汁接种到自己儿子身上,人类第一次人工接种牛痘终于成功了。从此以后,发达国家逐步消灭了可怕的天花。后来,在我国也普遍推行种牛痘,消灭了天花病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作过调查,于1979年10月26日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猖獗一时的天花病终于被人类征服了。

    还有肺结核病,过去曾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后来也被人类征服了。现在,肺结核病已算不了什么大病了。无数事实证明,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战胜的。尽管癌症在当今仍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有人断言它是“不治之症”。然而,人类在同癌症作斗争过程中,对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人们已经发现了不少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种种致癌的因素,初步了解到癌变过程的某些内在特性,为癌症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一些抗癌药物不断出现,有许多癌症患者得到了治疗并恢复了健康。完全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癌症一定会被人类征服的。所谓“不治之症”一定能够转化为可治之症。

    正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过去曾经被认为不可认识的事物,一一被人们认识了,许多“不解之谜”,也一一被人们解开了。过去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现在有了气象卫星,能及时而准确地进行气象预报,使变化多端的天上风云也可以预测了。实践每前进一步,都是对不可知论的有力驳斥。

    当然,我们反对不可知论,主张可知论,并不是说我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已经认识了。就现实情况而言,世界上有许多现象对人们还是一个谜。像生命的起源、人脑的奥秘、宇宙人等等,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但是,整个人类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实践无止境地发展,认识也随之无止境地发展,过去没有认识的,现在有可能认识;现在没有认识的,将来有可能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


如果您喜欢,请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方便以后阅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一、不是鱼,便不知道鱼的快乐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一、不是鱼,便不知道鱼的快乐吗并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